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四肢的内容。
带有四肢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七事件 [相关解释]
1.指人体的头﹑胸﹑腹和四肢。
两栖动物 [相关解释]
脊椎动物的一纲,通常没有鳞或甲,皮肤没有毛,四肢有趾,没有爪,体温随着气温的高低而改变,卵生。幼时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长大时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和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蝾螈等。
乌j [相关解释]
1.爬行动物。体扁有硬甲,头尾四肢能缩入壳内,生活在河流﹑湖泊里,龟甲能入药。亦叫金龟,俗称王八。 2.讥称妻有外遇的人。 3.旧时称开设妓院或在妓院执役的男子。
乌龟 [相关解释]
又称金龟”、草龟”。爬行纲,龟科。最常见的淡水龟类。背甲长10~18厘米。头小,尾短。背甲黑褐色,有三条纵行隆起;腹甲黄色,有深褐色斑纹。四肢略扁,指、趾间有蹼,末端有爪。以植物、小鱼、小虾为食。可作实验动物用。肉可食。腹甲为著名中药龟板。
云豹 [相关解释]
1.哺乳动物。四肢较短﹐尾较长。毛淡黄色﹐略带灰色。有云块状斑纹﹐因而得名。中国南方各省及四川﹑西藏﹑青海﹑台湾均产﹐东南亚亦有分布。毛皮柔软﹐花纹美观﹐可制衣物。也叫猫豹。
五体 [相关解释]
1.指《春秋》记述史事隐寓褒贬的五种手法。 2.指汉字五种字体。篆书﹑八分书﹑真书﹑行书﹑草书。 3.指汉字五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 4.指四肢及头。
五短身材 [相关解释]
1.指人的四肢和躯干都短小。
仰八叉 [相关解释]
1.亦作"仰巴叉"。亦作"仰爬脚子"。亦作"仰巴跤"。 2.仰面倒在地上,四肢叉开的样子。
休克 [相关解释]
英语shock的音译。因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引起的综合征。表现为无力、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皮肤苍白、四肢冰凉、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心音弱、烦躁不安或昏迷。因大量失血、严重创伤、过敏、严重心脏病、失水、烧伤和严重感染、药物中毒等引起。
假死 [相关解释]
①因触电、癫痫、溺水、中毒或呼吸道堵塞等,引起呼吸停止,心脏跳动微弱,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叫做假死。婴儿初生,由于肺未张开,不会啼哭,也不出气,也叫假死。如果及时抢救,大都可以救活。②某些动物遇到敌人时,为了保护自己,装成死的样子。
克山病 [相关解释]
1.地方病,最先在黑龙江省克山县发现。症状是恶心﹑吐黄水,胸部胀闷,四肢冷,血压低,有时呼吸困难,下肢浮肿。有的地区叫攻心翻。
六体 [相关解释]
1.六种字体。(1)指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汉书.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2)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唐张怀瓘有《六体论》。 2.指六书。 3.《尚书》的六种文体。 4.《易》卦的六爻。 5.人的头﹑身和四肢。 6.晋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其制图之标识体例有六一﹑分率﹐计里画方;二﹑准望﹐辨正方位;三﹑道里﹐道路相距之里数;四﹑高下;五﹑方邪;六﹑迂直◇三者皆道路夷险曲折之别。秀图今不传﹐《
六疾 [相关解释]
1.六种疾病寒疾﹑热疾﹑末(四肢)疾﹑腹疾﹑惑疾﹑心疾。《左传.昭公元年》"淫生六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后用以泛指各种疾病。
六骸 [相关解释]
1.谓身首四肢。
前肢 [相关解释]
1.昆虫或有四肢的脊推动物身体前面靠近头部的两条腿。
厥冷 [相关解释]
1.中医学名词。手足厥冷,也叫"手足逆冷"﹑"四逆"。指手足四肢由下而上冷至肘膝的症状。有寒热之分。可见于伤寒﹑厥证﹑疝等病症。参阅《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厥证 [相关解释]
1.中医学病症名。泛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逾时苏醒的病症。有以六经脉形症立名的巨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厥,见《素问.厥论》。又有暴厥﹑寒厥﹑热厥﹑尸厥﹑薄厥﹑煎厥等名称。见《素问.厥论》,又《大奇论》,又《生气通天论》等篇。也指四肢寒冷。见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来又有痰厥﹑食厥﹑气厥﹑血厥﹑蛔厥﹑暑厥之分。
受伤的野牛 [相关解释]
洞穴壁画。发现于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属原始社会时期的作品。画中野牛四肢蜷缩在一起,头深深埋下,背则高高隆起,显示出因受伤而痛苦不堪的样子。造型基本写实,并带点夸张,显示出原始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四体 [相关解释]
1.四肢。 2.指整个身体,身躯。 3.比喻君王的辅弼大臣。 4.指晋卫恒所撰《四体书势》。见《晋书.卫恒传》。 5.指古文﹑篆﹑隶﹑草四种书体。 6.今亦通称真﹑草﹑隶﹑篆四种书体。 7.集句诗的别称。
四体百骸 [相关解释]
1.见"四肢百骸"。
四卫 [相关解释]
1.四方卫服之国。古代指王城以外四周拱卫的诸侯国。 2.四方之职。 3.四肢。
四支 [相关解释]
1.四肢。
四末 [相关解释]
1.四肢。
四极 [相关解释]
1.四方极远之地。 2.指四方极远之国。 3.四境。 4.古代神话传说中四方的擎天柱。 5.古代天文学名词。指日月周行四方所达的最远点。 6.指四肢。
四枝 [相关解释]
1.同"四肢"。
四梢 [相关解释]
1.指城镇边缘地区。 2.指四肢。
四牙子朝上 [相关解释]
1.谓仰面朝天,四肢向上。
四百四病 [相关解释]
1.谓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四肢 [相关解释]
1.人体两上肢和两下肢的合称。
四肢百体 [相关解释]
1.见"四肢百骸"。
四肢百骸 [相关解释]
1.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
四胑 [相关解释]
1.四肢。
四脚朝天 [相关解释]
1.谓仰面朝天,四肢向上。
四节 [相关解释]
1.指春﹑夏﹑秋﹑冬四季。 2.指四时的节日。 3.指兽类四肢的关节。
四足 [相关解释]
1.四只脚。指兽类。 2.四肢。
四逆 [相关解释]
1.中医学名词。也叫厥冷﹑手足逆冷。指四肢冷至肘膝以上的症状。有寒热之分。可见于伤寒等病症。
壁虎 [相关解释]
爬行动物,身体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盘,能在壁上爬行。吃蚊、蝇、蛾等小昆虫,对人类有益。也叫蝎虎,旧称守宫。
声息 [相关解释]
①消息;信息声息不通。②声音,气息楼下也无一些声息|他已经四肢挺直,声息全无了。
大熊猫 [相关解释]
又称猫熊”。哺乳纲,大熊猫科。外形似熊,头较圆像猫,故名。除眼周、耳、四肢和肩部为黑色外,其余均为白色。喜独栖,善爬树,嗜食竹类植物。现仅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和北部、甘肃南部、陕西西南部。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子肿 [相关解释]
1.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面部﹑四肢或全身浮肿,尿量减少,体重显着增加的病证。
寒厥 [相关解释]
1.中医病名。因阳虚阴盛而引起。症见四肢厥冷,严重的至于昏迷失去知觉。
懒猴 [相关解释]
猴的一种,比家猫略小,头圆,耳小,眼大而圆,四肢粗短,白天在树上睡觉,夜间活动。
打连厢 [相关解释]
1.一种民间舞蹈。又名"金钱棍"。北方称为"霸王鞭"或"花棍"。演员所用之棍用竹子或细木制成,长二尺许,其中四至六处挖有空档,每档中串以铜钱,分上下两面,表演时,上下左右舞动,并敲击身体四肢﹑肩﹑背各部,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演者边唱边舞,其歌曲多为民间小调,通常在节日或庙会时表演。流行于全国各地,历史悠久。
指支 [相关解释]
1.犹四肢。
攒蹄 [相关解释]
1.马急驰貌。因前后蹄紧接﹐状如相聚﹐故云。 2.谓四蹄并拢或将人的四肢捆拢。
支体 [相关解释]
1.指整个身体。亦仅指四肢。
支节 [相关解释]
1.四肢。 2.指四肢关节。 3.从属次要之事。 4.细碎,繁琐。 5.谓意外的麻烦。
支解 [相关解释]
即肢解”。古代割裂四肢的一种酷刑。现多比喻外力将某完整的东西分割成碎块某些西方国家妄图支解中国。
散寒 [相关解释]
1.中医学名词。指散除寒邪的一种治法。如表寒症见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可采取辛温发汗,以散表寒;里寒症见腹痛喜按﹑大便清稀﹑四肢逆冷,可采取辛热温中,以除里寒。
有蹄类 [相关解释]
1.哺乳动物的一类﹐多数身体较大﹐四肢细长﹐趾端有角质的蹄﹐蹄数多少不等﹐分为奇蹄目和偶蹄目。
末疾 [相关解释]
1.四肢的疾患。
枝解 [相关解释]
1.分解肢体。枝,通"肢"。 2.古代指分裂四肢的酷刑。
棱皮j [相关解释]
1.也叫革龟。爬行纲,棱皮龟科。长达二米余,是现存龟鳖类中最大的一种。背面无角质板,被以柔软的革质皮肤,上面有七条纵棱;腹甲骨化不完全,有五条纵棱。四肢呈鳍足状,无爪;前肢甚长,后肢短。尾短。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宁沿海及热带﹑亚热带沿海。肉粗,无实用价值,可制油;甲可制装饰品。
水獭 [相关解释]
哺乳纲,鼬科。半水栖兽类。体型细长。眼小,嘴角有硬须。四肢粗短,趾间有蹼。毛棕色,短而密,有光泽。生活在水边,主要吃鱼,也食蛙、蟹和水鸟。毛皮名贵,驯养后能用来捕鱼。
水胀 [相关解释]
1.水肿。指体内水湿停留,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疾患。《灵枢经.五癃津液别》"津液不化……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一说﹐"水胀"为胀病之一﹐有别于水肿。见清汪必昌《医阶辩证》。
沙子灯 [相关解释]
1.一种供玩赏的花灯。灯外绘人物图像,头部或四肢另以纸剪,贴在特制的机关上,灯内装沙子,用手略摇动,使沙子流泄,冲击机关,纸像即随之活动。
沙貛 [相关解释]
1.亦作"沙獾"。 2.哺乳动物,毛灰色,有的略带黄色,腹部和四肢棕黑色,头部有三条白色纵纹。前肢有长而锐利的爪,善掘土,穴居山野,昼伏夜出。毛皮可制衣﹑褥,肉可食。又名猪貛或狗獾。
流行性感冒 [相关解释]
简称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起病突然,先有畏寒、发热等全身不适,继有腰背、四肢酸痛,乏力,头昏,头痛,食欲减退,3-4日后症状逐渐减轻,年老体弱者可持续1-2周。部分病人可并发肺炎、中耳炎等。传染性强,尤其病后2日,应隔离治疗。
浣熊 [相关解释]
1.哺乳动物。体形似貉,但尾有五六个黑色环纹。体长65~75厘米,尾长约25厘米。体及四肢呈灰色,略带黑色。树栖。夜行性;喜食软体动物﹑蟹和鱼类等,也吃植物性食物。食前有把食物在水中洗濯的奇习,故名。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兽。
海豹 [相关解释]
1.哺乳动物。生长在温带和寒带的沿海地方。四肢短而扁平,趾有蹼,后肢和尾巴相连,毛灰黄色带棕黑色斑点,腹部白色。肉可食,皮毛可做衣服﹑雨具和帐篷等,脂肪可制油。
海龟 [相关解释]
爬行纲,海龟科。长可达1米多。头顶有一对前额鳞。四肢如桨,前肢长于后肢,内侧指、趾各有一爪。头、颈和四肢不能缩入甲内。主要以海藻为食。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到陆地上产卵,孵出幼体。肉可食,脂肪可炼油。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熊猫 [相关解释]
1.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体肥胖,似熊而较小。毛密,有光泽。眼圈﹑耳朵﹑四肢和肩部黑色,馀皆白色。生活于高山竹丛中,喜食竹类植物,善爬树。产于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
熊科 [相关解释]
通称熊”。哺乳纲食肉目的一科。体躯粗壮、肥大,吻部较长,尾短小,体长15~2米,体重约100~400千克;四肢强有力,用足掌行走;臼齿发达,是食肉目中大型杂食性动物。广布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如黑熊、棕熊、白熊等。
牵丝戏 [相关解释]
1.傀儡戏。盛行于宋代。傀儡多以木制,形体约一尺上下,四肢及头部和关系部分皆缀以线,表演者在上方提线操纵傀儡动作。也叫悬丝傀儡﹑提线木偶。参阅宋吴自牧《梦粱录.百戏伎艺》。
猕猴 [相关解释]
又称恒河猴”。哺乳纲,狭鼻组猴科。毛色大体为棕黄色。颜面和两耳裸露,幼时近白色,成年后肉色。臀部有红色臀胝。四肢几乎等长。以野果、野菜为食。有颊囊,可贮食。群栖山林,行动敏捷,善攀缘跳跃,也能泅水。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重要实验动物。
猞猁狲 [相关解释]
1.又称猞猁﹑林?。兽名。似猫而大,尾短。两耳尖端有两撮长毛,两颊的毛也长。全身淡黄色,有灰褐色斑点,尾端黑色。四肢粗长,善于爬树,行动敏捷,性凶猛。皮毛厚而软,是珍贵的毛皮。
痰厥 [相关解释]
1.中医病症名。指因痰盛气闭而引起四肢厥冷﹐甚至昏厥的病症。
瘖俳 [相关解释]
1.亦作"瘖痱"。 2.风病的一种﹐舌强不能说话﹐四肢不能动作。
瘫痪 [相关解释]
①又称麻痹”。人体某一部分随意运动的减弱或丧失。因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完全瘫痪和不完全瘫痪。其中,一侧上肢或下肢运动功能丧失,称单瘫”;一侧上下肢运动功能丧失,称偏瘫”;两下肢运动功能丧失,称截瘫”;两侧上下肢运动功能丧失,称四肢瘫”。②比喻组织机构失去作用,不能正常工作铁路全线瘫痪。
盘羊 [相关解释]
1.羊的一种。角向下盘曲呈螺旋形,毛厚而长,棕灰色,尾短,四肢强劲,能爬高山。野生于华北﹑内蒙等地区。肉可食用,毛皮可制衣。
瞓面盎背 [相关解释]
1.《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瞓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意谓仁义礼智植根于心,它生发出来的神色,清和润泽地表现在颜面,显露在肩背,散布到手足四肢◇以"瞓面盎背"为仁德者修养到家的表现。
竹鼠 [相关解释]
1.在竹林穴居的野鼠﹐似家鼠而稍大﹐背部棕灰色﹐腹部灰色﹐四肢和尾短﹐食竹笋和地下茎。
绵羊 [相关解释]
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牛科。反刍家畜。体丰满,被毛绵密,多白色。头短,公羊多有螺旋状大角,母羊无角或角细小。四肢强健。尾型不一,有长瘦尾、脂尾、短尾、肥尾之分。寿命约十五年。以温带、寒带分布最多。主要用于产毛和肉。
缩手缩脚 [相关解释]
1.因寒冷而四肢不舒展的样子。 2.形容做事顾虑多,不敢放手。
羊癵风 [相关解释]
1.癫癵的俗称。亦称"羊癫风"﹑"羊角风"。病发时,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声似羊鸣,故名。
羚羊 [相关解释]
哺乳纲偶蹄目牛科一个类群的通称。四肢细长,蹄小而尖,善于奔跑。能耐干旱。通常生活在非洲、亚洲的旷野或荒漠。种类很多,中国有原羚、藏羚和斑羚等。
肢势 [相关解释]
1.家畜站立时的四肢状态。是评定家畜役使能力的重要依据。
肢节 [相关解释]
1.四肢关节。
肢解 [相关解释]
古代一种割去四肢的酷刑。
胆道蛔虫病 [相关解释]
由于蛔虫钻入胆道而引起的急腹症∶发于儿童和青壮年。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剑突下阵发性剧痛,全身出汗,脸色苍白,四肢厥冷,伴有恶心、呕吐,可吐出胆汁及蛔虫。
胴体 [相关解释]
①躯干,特指牲畜屠宰后,除去头、尾、四肢、内脏等剩下的部分。②指人的躯体。
脑贫血 [相关解释]
1.脑部血管血液过少的病症。多由失血或营养不良等引起。患者有面色苍白﹑四肢无力﹑恶心﹑头痛﹑耳鸣等症状。
膍胲 [相关解释]
1.牛胃与牛蹄。古代腊祭时的祭品。《庄子.庚桑楚》"腊者之有膍胲﹐可散而不可散也。"成玄英疏"膍﹐牛百叶也。胲﹐备也﹐亦言是牛蹄也。腊祭之时﹐牲牢甚备﹐至于四肢五藏﹐并皆陈设。祭事既讫﹐方复散之﹐则以散为是﹔若其祭未了﹐则不合散﹐又以散为不是。"后亦用以比喻虽然需要但不必称道的东西。
节解 [相关解释]
1.旧时断裂四肢﹑分解骨节的酷刑。 2.草木枝叶残谢脱落。 3.谓乐曲节奏分明。 4.剖开竹节。喻顺利无阻。
虚下 [相关解释]
1.戏剧术语。谓剧中人在幕前做下场的动作﹐此时人虽还在台上但观众感到他已下场。 2.中医术语。通常指腰膝酸软无力﹐腹胀腹痛﹐四肢少温等下虚症状。
蝙蝠 [相关解释]
1.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似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膜相连﹐常在夜间飞翔﹐捕食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2.《伊索寓言》中有《蝙蝠和黄鼠狼》的故事有一蝙蝠先后被仇鸟和仇鼠的黄鼠狼逮住﹐皆随机应变﹐以其似鼠又似鸟的外形﹐分别诡言自己是鼠和鸟﹐得以保全性命。因以"蝙蝠"指骑墙派。
蝾螈 [相关解释]
1.亦作"蝾蛍"。 2.两栖动物。状如蜥蜴﹐头扁﹐背黑色﹐腹红黄色﹐有黑斑﹐四肢短﹐尾侧扁﹐生活在水中。
血管瘤 [相关解释]
一种血管良性肿瘤。多见于婴儿和儿童,为先天性血管畸形;少数成年患者,属后天性。血管瘤多数为单个性,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但好发于皮肤、口腔黏膜,尤其是颜面和四肢皮肤。
象j [相关解释]
1.象和龟。古谓象﹑龟皆为祥瑞,帝王有道则现。 2.一种大龟。生活在山地近水源处,以仙人掌等植物及小动物为食。头大,颈长,四肢强壮,力大可载数人而行。分布于南太平洋岛屿,现已很少。
身体发肤 [相关解释]
1.语出《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
连厢 [相关解释]
1.亦作"连相"。 2.杂耍名。源于金代乐曲《连厢词》。表演时,除有琵琶笙笛及锣鼓等乐器外,常以四人各持竹杆,竹杆两头各嵌直径寸许的小铜钹,或制钱十馀枚,用以击节,并敲击身体四肢﹑肩﹑背各部,不断打出清脆的响声,故亦称"打连厢"。
避役 [相关解释]
1.谓逃避徭役。 2.爬行类动物之一种。体长约25厘米。真皮内有多种色素细胞,能随时伸缩,变化体色。头上有钝三角形突起。捕食昆虫。四肢较长,善握树枝。
酸冻 [相关解释]
1.指四肢受寒而麻木。
金钱癣 [相关解释]
1.即体癣。发生在面﹑颈﹑躯干﹑四肢﹑手足背等部位的癣。常表现为环形或多环形损害。主要发生在夏季。一般外用癣药水都能治愈。
间距 [相关解释]
两者之间的距离从足迹的前后~可以知道动物四肢或躯体的长短。
阴毒 [相关解释]
1.阴险毒辣。 2.中医学病症名。症见面目发青﹑四肢厥冷﹑咽喉疼痛﹐以及身痛﹑身重﹑背强﹑短气呕逆等。又背疽﹑脑疽﹑瘰疬﹑鹤膝风等之不红﹑不热﹑不痛﹑不肿者﹐亦称"阴毒"。
霍乱 [相关解释]
①急性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霍乱弧菌。症状是腹泻,呕吐,大便很稀,像米泔水,四肢痉挛冰冷,休克。患者因脱水而眼窝凹陷,手指、脚趾干瘪。②中医泛指有剧烈吐泻、腹痛等症状的胃肠疾患。
霸王鞭 [相关解释]
1.爆竹的一种﹐燃之声连串不绝者。 2.表演民间舞蹈用的彩色短棍﹐两端安有铜片。俗称连厢。 3.民间舞蹈。也叫花棍舞﹑打连厢。表演时一面舞动霸王鞭﹐敲击四肢﹑肩﹑背等﹐一面歌唱。 4.灌木状常绿植物。茎有五个棱﹐有成行的乳头状硬刺﹐开绿色小花。原产南洋群岛﹐在热带常栽培做绿篱。
面体 [相关解释]
1.面部和四肢。泛指全身。
马爬 [相关解释]
1.如马那样趴伏。多形容向前跌倒,四肢﹑身体着地,摔得很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