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地理的内容。
带有地理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理 [相关解释]
1.同一准则。 2.一个道理。 3.同一地理区域。 4.温习一次。
七政 [相关解释]
1.古天文术语。说法不一(1)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孔传"七政,日月五星各异政。"孔颖达疏"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史记·五帝本纪》"以齐七政"裴髎集解引郑玄注同此说。(2)指天﹑地﹑人和四时。《尚书大传》卷一"七政者,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3)指北斗七星。以七星各主日﹑月﹑五星,故曰七政。《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裴髎集解引马融注《尚书》云"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
三势 [相关解释]
1.古代军事学上的术语。《淮南子.兵略训》"兵有三势,有二权,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气势,谓斗志;地势,谓选择有利之地理条件;因势,谓善伺敌之间隙。
三归 [相关解释]
1.娶三姓女子。《论语.八佾》"管氏有三归。"何晏集解引包咸曰"三归,娶三姓女也。妇人谓嫁曰归。"《汉书.地理志下》"﹝管仲﹞身在陪臣而取三归。"颜师古注"三归,三姓之女。"宋苏轼《东坡志林.七德八戒》"管仲之相桓公也……使家有三归之病,而国有六嬖之祸,故桓公不王,而孔子小之。"按,关于"三归"的解释尚有数说(1)三处家庭。俞樾《群经平议.论语一》"所谓三归者,即从管仲言,谓管仲自朝而归,其家有三处也。"(2)地名。指管仲之采邑。《晏子春秋.内杂下二八》"昔先君桓公,有管仲恤劳齐国,身老,赏之以三归,泽及
三江 [相关解释]
1.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三江。"汉以后有多种解释。《国语·越语上》韦昭注以吴江﹑钱塘江﹑浦阳江为三江。《水经注·沔水》引郭璞说以岷江﹑松江﹑浙江为三江。《书·禹贡》陆德明释文引《吴地记》以松江﹑娄江﹑东江为三江。《汉书·地理志上》颜师古注以北江﹑中江﹑南江为三江。 2.蜀有三江,即岷江﹑涪江﹑沱江。 3.指广东境内的西江﹑北江﹑东江。 4.指鸭绿江﹑松花江﹑黑龙江。
三监 [相关解释]
1.周武王灭商后,以商旧都封给纣子武庚,并以殷都以东为卫,由武王弟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墉,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由武王弟霍叔监之;总称三监。见汉郑玄《诗.邶墉卫谱》。一说指武庚﹑管叔﹑蔡叔。见《汉书.地理志下》﹑清王引之《经义述闻.三监》『代儒家依托周初三监的事,把三监作为周朝的通制。 2.唐代官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的合称。
上辅 [相关解释]
1.宰相的尊称。 2.唐代治理京都附近地区的行政设置名称。如华州上辅,同州上辅等。见《旧唐书.地理志一》。 3.星名。指紫微垣西番第三星。
上都 [相关解释]
1.古代对京都的通称。 2.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北齐以晋阳为下都,故称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为上都。《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北齐高洋以邺为上都,晋阳为下都。"(2)唐肃宗宝应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长安为上都。《新唐书.地理志一》"上都,初曰京城,天宝元年曰西京……肃宗元年曰上都。" 3.元初于滦河北岸建开平府,世祖中统五年(1264)加号上都,岁常巡幸,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故址在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都河北岸。 4.指天宫。
下县 [相关解释]
1.指一郡之中非郡守行政机构所在的属县。 2.古代根据县的人口﹑物产﹑地理形势的条件,将县划分等级,下县是条件较差的县。
且兰 [相关解释]
1.本为汉代西南地区小国之名。武帝于其地置故且兰县,属牂柯郡。见《史记.西南夷列传》﹑《汉书.地理志上》。地约在今贵州福泉县。
世界动物地理区划 [相关解释]
整个地球表面分为海洋动物区系和陆栖动物区系。世界陆栖动物一般分为六个界古北界、新北界、东洋界、热带界、新热带界、大洋洲界。洋动物一般分为五个区北极区、北温带区、热带区、南温带区、南极区。
东都 [相关解释]
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略……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搜。"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
中县 [相关解释]
1.指中原。 2.中等规模的县。唐代诸州分上县﹑中县﹑中下县﹑下县诸等。宋诸路所属亦有中县﹑中下县之分。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宋史.地理志》。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相关解释]
中国陆地动物分属于世界陆栖动物区系的古北界和东洋界。下分七个区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中国海洋动物可分为黄渤海区、东海区和南海区,它们分属于世界海洋动物区系的北温带海动物区和热带海动物区。
中山站 [相关解释]
中国南极考察站。在印度洋沿岸的南极大陆。地理坐标为南纬69°22′24″,东经76°22′24″。距北京125332千米,距南极点2903千米。
中江 [相关解释]
1.江流的中央;江中。 2.水名。古三江之一。 3.汉以后有多种解释。《汉书.地理志》指今安徽芜湖东经江苏﹑高淳﹑东坝﹑溧阳至宜兴通太湖一水;《初学记》引郑玄说,指岷江会合北江﹑南江后的一段;盛弘之《荆州记》指长江经流自今湖北江陵以下至江西九江一段。今四川沱江,六朝以来亦有中江之称。
九成宫 [相关解释]
1.唐代宫名。在陕西省麟游县西。本为隋仁寿宫,系皇帝避暑处。唐太宗贞观五年重修,以所在山有九重,改名九成。永徽二年九月改名万年。干封二年,复为九成。宫垣周千八百步,中有碧城殿﹑排云殿,并置禁苑及府库官寺等。唐王勃有《九成宫颂》,杜甫﹑李商隐均有《九成宫》诗。参阅《新唐书.地理志一》﹑《唐会要》卷三十。 2.唐书法家欧阳询所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省称。
乡土地理 [相关解释]
指省区以下较小地区的综合地理。内容包括本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土壤、植被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改造自然的成就和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名胜古迹、人民生活情况等。
亚热带 [相关解释]
1.从气候上划分的地理区域,是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
人地关系论 [相关解释]
有关人类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的中心课题。在人地关系中,人对自然环境的关系,应居于主导地位。
人文地理学 [相关解释]
地理学分支之一。主要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仅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仰观俯察 [相关解释]
1.《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后以"仰观俯察"指多方或仔细观察。
依山傍水 [相关解释]
1.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侦察卫星 [相关解释]
用于获取军事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利用照相机、电视摄像机、无线电接收机或红外探测器等设备,从轨道上搜集地面、海洋或空中目标的情报。卫星侦察具有侦察范围大,不受国界和地理条件限制,速度快,效果好等特点。
僰道 [相关解释]
1.古县名『属犍为郡。为僰人所居,故名。王莽时曾改称僰治。地在今四川宜宾县境。见《汉书.地理志上》。
六雄 [相关解释]
1.指战国时韩﹑赵﹑魏﹑燕﹑齐﹑楚六国。 2.唐代以郑﹑陕﹑汴﹑绛﹑怀﹑魏六州﹐为形势重要之地﹐称为"六雄"。唐开元中﹐将境内自京都及都督都护府以外﹐以近畿为四辅﹐其余州县依其地理条件﹑户口多寡﹐分为六雄﹑十望﹑十紧及上中下各种等级。
兵书 [相关解释]
中国古代对论述兵法的著作的称谓,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汉书·艺文志》著录古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历代兵书从内容上可分为兵法、兵略、训练、阵法、兵制、兵器、城守、军事地理、名将传等类。现存最早的完整兵书是《孙子兵法》。
十九路 [相关解释]
1.金沿袭宋制,分境内为若干路。大定末共分中都﹑上京﹑咸平﹑东京﹑北京﹑临潢﹑西京﹑南京﹑河北东﹑河北西﹑山东东﹑山东西﹑大名府﹑河东北﹑河东南﹑京兆府﹑凤翔﹑鄜延﹑庆原﹑临洮二十路。章宗时并临潢路于北京路,是为十九路。参阅《金史.地理志上》。
南亚次大陆 [相关解释]
也称油次大陆”,简称次大陆”。亚洲南部介于喜马拉雅山脉、孟加拉湾、阿拉伯和印度洋之间的地区。因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在地理上与亚洲大陆其余部分相对隔绝,自成一个单元,故名。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等国。
南凉 [相关解释]
1.东晋时列国之一。鲜卑族秃发乌孤起西平,公元397年称西平王,据广武。其弟傉檀,又称凉王,史称南凉。其地有今甘肃﹑青海各一部分。公元414年为西秦所灭。参阅《晋书.安帝纪》﹑《晋书.地理志上》。
南谯 [相关解释]
1.地名。在今安徽滁县西南。南朝梁在汉全椒县地侨置南谯州,北齐移治新昌郡,隋改为滁州。见《旧唐书.地理志三》。
博喻 [相关解释]
1.谓对各种知识能广泛而深入地理解。 2.广泛地运用比喻。
博物志 [相关解释]
笔记。西晋张华著。十卷。其中一至六卷杂记地理风俗、动物植物乃至方士奇技、名物考证。七至十卷叙述各种神话传说、人物逸事等。
历史地理学 [相关解释]
地理学的分支之一。历史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按研究内容可分为历史自然地理、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地图学等。
县志 [相关解释]
1.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
取虑 [相关解释]
1.古地名。在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南。见《汉书.地理志上》。 2.复姓。见《通志.氏族三》。
古地理学 [相关解释]
自然地理学的分支之一。地质学与自然地理学的边缘科学。研究地表自然界的发展历史及其组成圈层的起源和演变,包括海陆变迁、陆地地形、海盆演化、气候条件及其他自然地理特征的发展变化规律。
啙偷 [相关解释]
1.苟且怠惰。语本《汉书.地理志下》"故啙窳偷生,而亡积聚。"
四至八到 [相关解释]
1.古代地理图书,用"四至"(东﹑西﹑南﹑北四正)或"八到"(合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表示州县方位距离,合称"四至八到"。元人始用四正表示四方州县地界距离,称"某方至某处界几里",名为"四至";合四正﹑四隅表示八方城关距离,称"某方到某城(关)几里",名为"八到"。"四至八到"连标始见于《太平寰宇记》,是泛指所至地界。"四至""八到"有确定义例。始见《大元大一统志》,但此后未被普遍采用。
四辅 [相关解释]
1.官名。相传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书.洛诰》有"四辅"之称。《益稷》有四邻,《史记.夏本纪》作"四辅"。至《尚书大传》﹑贾谊《新书》始有疑﹑承﹑辅﹑弼(《新书》作道﹑弼﹑辅﹑承)为"四辅"之说,皆出于秦汉间人的依托。至王莽托古改制,置四辅以配三公,又为其子置师疑﹑傅承﹑阿辅﹑保拂(弼)之官。明太祖曾置春﹑夏﹑秋﹑冬官,也叫"四辅"。参阅清全祖望《经史问答.三礼问目答全藻问》。 2.国都附近的州郡。唐开元中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即同﹑华﹑岐﹑蒲四州。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地理类.四辅》。宋崇宁间所置四辅
四镇 [相关解释]
1.四座大山。镇,一方的主要山岳。 2.镇守四方的四将军『晋之世,有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各一人,称为四镇。见《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3.北魏以碻磝﹑滑台﹑洛阳﹑虎牢为河南四镇。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地理.河南四镇》。 4.唐代称朔方﹑泾原﹑陇右﹑河东四节度为四镇。见《新唐书.陆贽传》。又以龟兹﹑于阗﹑疏勒﹑碎叶为西境四镇。见《新唐书.王孝杰传》。
图经 [相关解释]
1.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
土壤地理学 [相关解释]
自然地理学和土壤学的边缘科学。主要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土壤的形成、演变、分类和分布,为评价、改良、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发展农、林、牧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地中 [相关解释]
1.地平面以下;地面以下。 2.大地的正中。 3.泛指地理位置居中。
地利 [相关解释]
1.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土地条件。 2.地理优势。
地名学 [相关解释]
地理学分支之一。研究地名的由来、演变、语词构成、分布规律、读写标准化和功能,以及地名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
地图 [相关解释]
1.指地理位置﹑形势。 2.古指描摹土地山川等地理形势的图。今称说明地球表面的事物和现象分布情况的图,上面标着符号和文字,一般都着上颜色。
地学通论 [相关解释]
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著。自1817年出版第一卷,至1859年作者逝世时共出版了十九卷。这是一部按洲论述世界的著作,但只完成了亚洲和非洲两部分。主要叙述各个区域的自然特征、物产和人口,以及一些历史事件和探险旅行。书中提供的新的区域描述法,对地理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地宜 [相关解释]
1.谓土地之所宜。不同的土质适宜于不同生物的生长。 2.地理之所宜。指地理环境或条件。
地志 [相关解释]
1.亦作"地志"。 2.专记地理情况的书。
地方志 [相关解释]
1.即方志。记载某一地方的地理﹑历史﹑风俗﹑教育﹑物产﹑人物等情况的书,如县志﹑府志等。
地望 [相关解释]
1.魏晋以下,行九品中正制,士族大姓垄断地方选举等权力,一姓与其所在郡县相联系,称为地望。 2.指地理位置。
地理 [相关解释]
1.土地﹑山川等的环境形势。今指全世界或一个地区的山川﹑气候等自然环境及物产﹑交通﹑居民点等社会经济因素的总的情况。 2.指研究地理的学科。 3.区域;区划。 4.地址。 5.风水。
地理位置 [相关解释]
地球上某一地理事物与外在的某些其他的事物的空间关系。确定位置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方向和距离。具有相对性和不重复性的特点。可分为数理地理位置(如经纬度),自然地理位置(如海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如邻国),经济地理位置(如与周围地区的原材料供应、产品市场等方面的联系)。
地理信息 [相关解释]
指反映地理系统及各地理因子的特征、变化及分布状况的各种信息。可分为图像地理信息、数字地理信息和文字地理信息。信息可来自历史文献、统计资料、文件检索,还可通过观察、测量(包括地面测量和遥感)来获取。
地理信息系统 [相关解释]
运用电子计算机科学收集、存储、检索、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自动技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系统设计、管理与使用人员组成。
地理先生 [相关解释]
1.旧称以看风水为职业的人。
地理学 [相关解释]
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主要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关系。按所研究对象的性质,可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按研究对象的系统、地域,可分为部门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由于地理学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它对研究自然与人文科学以及进行国民经济的规划和普及文化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家 [相关解释]
1.风水先生。
地理师 [相关解释]
1.风水先生。
地理数据 [相关解释]
有关地理系统及地理因素的状态、特征、分布演化,以及人们对地理系统利用、管理、规划等的数据。包括观察数据、分析测定数据、遥感数据和统计调查数据。按内容可分为自然条件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两大类。
地理数据库 [相关解释]
地理信息的计算机存储和处理系统的总称。地理数据通过数字处理系统和文件处理系统存入计算机,形成地理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数据基础,应用于地理过程、地理环境分析评价和制图。
地理模型 [相关解释]
表示地理系统或地理要素特性的模型。使用实物代表客观地理事物或其特性的称为物理模型或实物模型,采用数字符号和表达式的地理模型称为数学模型。
地理环境 [相关解释]
地球岩石圈表层与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之间的地表环境。是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形成的社会因素的总体。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同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地理环境决定论 [相关解释]
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征、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支配。产生于18世纪,20世纪以后受到批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孟德斯鸠、英国的巴克尔、德国的拉采尔、美国的森普尔。
地理系统 [相关解释]
地球表层所有地理要素联结构成的统一体。可分为自然地理系统和人文地理系统。自然地理系统是由地球表层中的大气、岩石、地貌、地表水、地下水、动植物等有机构成的自然整体。人文地理系统又由人口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组成。
地理要素 [相关解释]
形成不同地理类型、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差异性的主要地理因素。在地理环境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其变化往往引起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从而导致地理环境的变化。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地理要素不是一个,而是一个以上。
地磁极 [相关解释]
1.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球的南北两极不重合,而且位置不固定。按照地理学的习惯,近地球南极的是地磁南极,近地球北极的是地磁北极。
地舆 [相关解释]
1.《淮南子.原道训》"以地为舆,则无不载也。"地载万物,故比之以车舆,后因称大地为地舆。 2.地理学的旧名。
地记 [相关解释]
1.有关地理的记载。
地貌 [相关解释]
在地理学中也称地形”。指地表起伏形态。由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和外力作用(流水、冰川、风、波浪、洋流等)相互作用而成。按形态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按成因分为构造地貌(高大的山脉、断陷盆地、火山等)、侵蚀地貌(河流峡谷、曲流、冰川槽谷等)、堆积地貌(冲积扇、江心洲、火山锥等)等。
地里 [相关解释]
1.两地相距的里程。 2.土地﹑山川等的环境形势。 3.指地理之学。 4.区域;区划。
地阵 [相关解释]
1.古代军事术语。阵地的地理形势。
地震带 [相关解释]
地震活动带”的简称。经常发生地震的地理区域,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全球地震活动分布在相对较狭窄的地带,主要有环太平洋地震带、横贯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外因论 [相关解释]
主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的形而上学理论。在自然观上,常把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始因归为精神、上帝等超自然力量。在社会观上,常把社会发展的原因归为地理、气候等条件。
大都 [相关解释]
1.古代王畿外围公的采地。 2.泛称都邑之大者。 3.大概;大抵。 4.称事物大致的内容或情况。 5.大多。 6.仅仅;不过。 7.元代京城﹐旧址在今北京城内。蒙古忽必烈以开平为上都﹐辽之燕京为中都。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在中都东北兴建新城﹐九年(公元1272年)改称大都﹐二十年(公元1283年)筑成。城东西两面相当今北京内城东西城墙﹐南至今东﹑西长安街﹐北至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参阅《元史.地理志一》﹑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建置》。
宇宙 [相关解释]
①天地万物的总称。语出战国时《庄子·齐物论》旁日月,挟宇宙。”在空间上无边无垠,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宇宙是物质世界,其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②天文学的宇宙”概念指总星系,是人类的观测活动所涉及的最大物质体系。③书名。全名为《宇宙物质世界概要》。德国自然、地理学家洪堡著。共五卷,于1845-1862年陆续出版。第一卷是关于宇宙全貌的概述。第二卷是历代对自然风光的论述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史。第三卷论述天体空间的法则。第四卷介绍地球。第五卷记述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该书总结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原理和区域地理
山海经 [相关解释]
中国古代地理名著。作者不详。西汉末年流行于世。疑作于战国后期(约公元前200年左右)。全书分《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其中以《山经》最有价值,记载有山四百四十七座,以山为纲,记述有关的河流、民族、植物、动物和矿产等地理知识,还参以神话传说。对研究中国古代地理、历史、民俗及神话等,均有参考价值。
巫山十二峯 [相关解释]
1.巫山之上,群峰叠起,其著者有十二峰,峰名说法不一。据宋祝穆《方舆胜览》载十二峰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元刘埙《隐居通议.地理》据《蜀江图》则为独秀﹑笔峰﹑集仙﹑起云﹑登龙﹑望霞﹑聚鹤﹑栖凤﹑翠屏﹑盘龙﹑松峦﹑仙人。
干嘉学派 [相关解释]
1.清乾隆嘉庆年间(公元1736-1820)讲究训诂考据的经学派系。源于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到干嘉时,学者继承古文经学的训诂方法而加以发挥,用于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形成所谓"朴学"(即"汉学")。从校订经书扩大到史籍和诸子,从解释经义扩大到考究历史﹑地理﹑天文﹑历法﹑音律﹑典章制度;对古籍和史料整理,有较大贡献。
并州 [相关解释]
1.古州名。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带地区。
幽明 [相关解释]
①指无形和有形的物像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②昼夜;阴阳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③指生与死,阴间与阳间师生恩义,邈若河山,遂成幽明永隔矣|人神幽明绝,朋好云雨乖。④善恶与贤愚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
开斥 [相关解释]
1.扩充,开拓。语本《汉书.地理志下》"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
形便 [相关解释]
1.谓地理形势有利。 2.指有利的地理形势。 3.指形势发展的有利时机。
形制 [相关解释]
1.谓以有利的地理形势来制驭天下。 2.形状;款式。 3.指文学作品的形式﹑体裁。
形势 [相关解释]
1.亦作"形埶"。 2.形态;形体。 3.局势;情况。 4.指趋势。 5.指文章的格局。 6.势力;力量。 7.权势﹐权位。 8.引申指权贵。 9.气势;声势。 10.地理状况;地势。 11.险要之地。 1 2.指地形险要。 1 3.军阵;阵势。
形局 [相关解释]
1.指地理格局。
形方氏 [相关解释]
1.亦省作"形方"。 2.《周礼》官名。掌诸侯国地理封疆。
形望 [相关解释]
1.谓著名的地理区域。
形胜 [相关解释]
1.谓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险要。 2.指险要之地。 3.谓山川壮美。 4.指山川壮美之地。 5.谓利用有利的形势制胜。
徐霞客游记 [相关解释]
明代徐霞客著。原稿散佚,后经季梦良等编次,于1776年刊刻出版。是一部以日记体裁为主的地理名著,存有日记一千零五十天及专题论文和诗文。描述内容涉及地貌、地质、水文、气候、动植物、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城镇聚落、民族风俗等。是世界上第一部广泛系统地记载和探索喀斯特地貌的巨著。
指南针 [相关解释]
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政治地理学 [相关解释]
人文地理学分支之一。研究政治现象空间分布的科学。内容包括国家的领土、疆界、首都、行政区划,以及国际政治关系的格局及其发展变化等,为国家的政治决策、国际事务等工作提供依据。
新疆大学 [相关解释]
中国的多民族的综合性大学。校址在乌鲁木齐。前身是省立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创建于1924年。校名几经变更,1960年改现名。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管理、法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系。
星宫 [相关解释]
1.犹天宫。称地理位置高的宫殿亭台。 2.指华丽的房屋。
昭余祁 [相关解释]
1.古泽薮名。在今山西省祁县西南﹑介休县东北。是《周礼.夏官.职方氏》的并州薮,《尔雅.释地》的十薮之一。《吕氏春秋》作大昭,《淮南子.墬形训》作昭馀,都是九薮之一。《汉书.地理志》改称"九泽",《水经注.汾水》称近邬县(今介休县东北)者为邬泽,俗名邬城泊,近祁县者为祁薮。唐宋时只有邬城泊见于记载,并日渐涸塞。元初在祁县东南浚得细水溉田,称为昭馀池,此后时塞时溢。
望镇 [相关解释]
1.犹重镇。多为历史﹑经济或地理上的要地。
木图 [相关解释]
1.古代木制的地理模型。
梦溪笔谈 [相关解释]
书名。北宋沈括著。成书于1087-1095年间。共有正编二十六卷,《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共三十卷,分十七目,六百零九条。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历法、气象、地理、医药、冶金、文学、艺术、史学等领域,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综合性著作。
棫阳宫 [相关解释]
1.秦昭王时所建的宫殿。始皇九年,夷嫪毐三族,迁太后于此宫。故址在今陕西扶风县东北。参阅《史记·吕不韦列传》﹑《汉书·地理志上》﹑《三辅黄图·秦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