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8 查到相关壮族的内容。
带有壮族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中南
[相关解释]
一般指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五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一般指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五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二广
[相关解释]
1.春秋楚国军制名,谓左右二部。《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之戎分为二广,广有一卒,卒偏之两。"杨伯峻注"其君之戎谓楚王之亲兵戎车也。楚王亲兵分为左右两部,每部皆名曰广。"后亦泛指两支部队。 2.指宋代广南西路与广南东路。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广东省。
1.春秋楚国军制名,谓左右二部。《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之戎分为二广,广有一卒,卒偏之两。"杨伯峻注"其君之戎谓楚王之亲兵戎车也。楚王亲兵分为左右两部,每部皆名曰广。"后亦泛指两支部队。 2.指宋代广南西路与广南东路。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广东省。
仲家
[相关解释]
1.汉末袁术占有长江淮河下游地区,自称为帝,号仲家。又称仲氏。 2.布依族和云南省部分壮族的旧称。
1.汉末袁术占有长江淮河下游地区,自称为帝,号仲家。又称仲氏。 2.布依族和云南省部分壮族的旧称。
侬徭
[相关解释]
1.指北宋时壮族首领侬智高。
1.指北宋时壮族首领侬智高。
僮族
[相关解释]
1.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等省。1965年改"僮族"为"壮族"。
1.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等省。1965年改"僮族"为"壮族"。
僮锦
[相关解释]
1.壮族妇女编织的锦。多以白色棉纱为经,彩色丝绒为纬,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1.壮族妇女编织的锦。多以白色棉纱为经,彩色丝绒为纬,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凭祥市
[相关解释]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境、湘桂铁路终点,与越南相邻。1956年设市。人口93万(1993年)。为广西南部重要的边境城市。名胜古迹有友谊关、平而关、白玉洞等。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境、湘桂铁路终点,与越南相邻。1956年设市。人口93万(1993年)。为广西南部重要的边境城市。名胜古迹有友谊关、平而关、白玉洞等。
南宁市
[相关解释]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在区境南部、西江支流邕江沿岸、湘桂铁路线上。1946年设市。人口122万(1995年)。为邕江流域物资集散地,水陆交通便利,内河航运西达百色、龙州,东通梧州、广州。为南防和南昆铁路的起点。有南湖、青山、大王滩等游览胜地。有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学院等高等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在区境南部、西江支流邕江沿岸、湘桂铁路线上。1946年设市。人口122万(1995年)。为邕江流域物资集散地,水陆交通便利,内河航运西达百色、龙州,东通梧州、广州。为南防和南昆铁路的起点。有南湖、青山、大王滩等游览胜地。有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学院等高等学校。
取水
[相关解释]
1.古代一种祭祀的礼仪。在月下用铜镜收取露水,以示明洁之义。语本《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共祭祀之明齯明烛共明水"汉郑玄注"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取日之火月之水,欲得阴阳之洁气也。" 2.壮族斋祭死者的一种礼仪。
1.古代一种祭祀的礼仪。在月下用铜镜收取露水,以示明洁之义。语本《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共祭祀之明齯明烛共明水"汉郑玄注"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取日之火月之水,欲得阴阳之洁气也。" 2.壮族斋祭死者的一种礼仪。
合浦
[相关解释]
1.古郡名『置,郡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县东南有珍珠城,又名白龙城,以产珍珠著名。
1.古郡名『置,郡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县东南有珍珠城,又名白龙城,以产珍珠著名。
壮剧
[相关解释]
壮族戏曲剧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左江、右江流域和云南富宁、广南一带。广西有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师剧三支;云南有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两支。各支的形成过程不同,音乐唱腔、表演风格也不尽相同。
壮族戏曲剧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左江、右江流域和云南富宁、广南一带。广西有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师剧三支;云南有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两支。各支的形成过程不同,音乐唱腔、表演风格也不尽相同。
壮文
[相关解释]
1.我国壮族的文字。是1955年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共有三十二个字母(包括五个声调字母)。195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推行。
1.我国壮族的文字。是1955年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共有三十二个字母(包括五个声调字母)。195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推行。
壮族
[相关解释]
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5556万人(1990年)。曾称僮族”,1965年改现名。用壮语。原有方块壮字,现推行拼音壮文。信仰多神,流传道教。铸造和使用铜鼓的历史悠久,擅长壮锦刺绣。陶瓷工艺和干栏”建筑颇为著名。盛行歌圩。传统节日有牛王节、三月三。主要从事农业。
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5556万人(1990年)。曾称僮族”,1965年改现名。用壮语。原有方块壮字,现推行拼音壮文。信仰多神,流传道教。铸造和使用铜鼓的历史悠久,擅长壮锦刺绣。陶瓷工艺和干栏”建筑颇为著名。盛行歌圩。传统节日有牛王节、三月三。主要从事农业。
壮语
[相关解释]
1.豪壮的言语。 2.侈谈,大言。 3.我国壮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分北部南部两个方言。
1.豪壮的言语。 2.侈谈,大言。 3.我国壮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分北部南部两个方言。
壮锦
[相关解释]
1.壮族妇女用手工编织的锦,经线一般用白色棉纱,纬线用彩色丝绒。
1.壮族妇女用手工编织的锦,经线一般用白色棉纱,纬线用彩色丝绒。
峯林
[相关解释]
1.石灰岩地区在水流长期溶蚀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圆筒形或圆锥形的石峰。分散或成群出现,远望如林,故称。以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和阳朔等地最为典型,风景极为优美。
1.石灰岩地区在水流长期溶蚀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圆筒形或圆锥形的石峰。分散或成群出现,远望如林,故称。以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和阳朔等地最为典型,风景极为优美。
李宁(1963- )
[相关解释]
体操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广西柳州人。壮族。1982年在第六届世界杯体操锦标赛中,获单杠、自由体操、鞍马、跳马、吊环和全能六项冠军。次年在第二十二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为中国首次获得世界团体冠军作出了贡献。1984年获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三枚金牌、二枚银牌、一枚铜牌。1982年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体操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广西柳州人。壮族。1982年在第六届世界杯体操锦标赛中,获单杠、自由体操、鞍马、跳马、吊环和全能六项冠军。次年在第二十二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为中国首次获得世界团体冠军作出了贡献。1984年获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三枚金牌、二枚银牌、一枚铜牌。1982年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梧州市
[相关解释]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西江及其支流桂江汇合处,东邻广东省。1927年始设市。人口316万(1995年)。向为广西东部重要城市和西江流域农、林产品集散地。名胜古迹有火山、系龙洲、鹤岗河滨公园。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西江及其支流桂江汇合处,东邻广东省。1927年始设市。人口316万(1995年)。向为广西东部重要城市和西江流域农、林产品集散地。名胜古迹有火山、系龙洲、鹤岗河滨公园。
沙戏
[相关解释]
1.壮族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县一带。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由当地山歌演变而成。也叫广南壮剧。
1.壮族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县一带。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由当地山歌演变而成。也叫广南壮剧。
湘漓
[相关解释]
1.湘水与漓水的并称。旧误两者同源,实际湘水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阳山,漓水源于苗儿山。
1.湘水与漓水的并称。旧误两者同源,实际湘水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阳山,漓水源于苗儿山。
溪洞
[相关解释]
1.亦作"溪峒"。 2.古代指今部分苗族﹑侗族﹑壮族及其聚居地区。
1.亦作"溪峒"。 2.古代指今部分苗族﹑侗族﹑壮族及其聚居地区。
百色市
[相关解释]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邻接云南省。1983年设市。人口307万(1995年)。为广西西部交通及物资集散中心。名胜古迹有粤东会馆(红七军军部旧址)、清风楼(红七军政治部旧址)。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邻接云南省。1983年设市。人口307万(1995年)。为广西西部交通及物资集散中心。名胜古迹有粤东会馆(红七军军部旧址)、清风楼(红七军政治部旧址)。
碰蛋
[相关解释]
1.壮族男女青年表示真心相爱的一种活动。
1.壮族男女青年表示真心相爱的一种活动。
紫荆山
[相关解释]
1.山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北。1844年冯云山在此进行反清宣传工作,1851年洪秀全在山前金田村领导群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山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北。1844年冯云山在此进行反清宣传工作,1851年洪秀全在山前金田村领导群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緑珠
[相关解释]
1.人名。晋石崇爱妾,相传本白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梁氏女,美而艳,善吹笛,后为孙秀所逼,坠楼而死◇诗文中泛指美女。
1.人名。晋石崇爱妾,相传本白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梁氏女,美而艳,善吹笛,后为孙秀所逼,坠楼而死◇诗文中泛指美女。
緑珠井
[相关解释]
1.井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西双角山下。相传为晋石崇之妾绿珠故居所在。
1.井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西双角山下。相传为晋石崇之妾绿珠故居所在。
緑珠江
[相关解释]
1.江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双角山下。相传晋代美女绿珠出生于此,因以为名。
1.江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双角山下。相传晋代美女绿珠出生于此,因以为名。
罗池
[相关解释]
1.池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池上有庙﹐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柳曾为柳州刺史。
1.池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池上有庙﹐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柳曾为柳州刺史。
自治区
[相关解释]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中相当于省的行政区域。有五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中相当于省的行政区域。有五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西瓯
[相关解释]
1.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越人的一支。秦汉时分布于岭南一带﹐与今壮族有渊源关系。
1.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越人的一支。秦汉时分布于岭南一带﹐与今壮族有渊源关系。
试剑石
[相关解释]
1.石名。在江苏省苏州市虎丘。传说秦王或吴王试剑于此。见宋范成大《吴郡志.虎邱》。 2.石名。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相传三国时孙权﹑刘备试剑于此。 3.石名。在江苏省铜山县东南汉高祖庙﹐宋苏轼有铭。 4.石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伏波山还珠洞(也称伏波岩)内﹐相传汉马援试剑于此。 5.石名。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西山(即樊山)上﹐相传三国孙权试剑于此。 6.石名。在湖南省平江县东道岩山上﹐相传许旌阳试剑于此。
1.石名。在江苏省苏州市虎丘。传说秦王或吴王试剑于此。见宋范成大《吴郡志.虎邱》。 2.石名。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相传三国时孙权﹑刘备试剑于此。 3.石名。在江苏省铜山县东南汉高祖庙﹐宋苏轼有铭。 4.石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伏波山还珠洞(也称伏波岩)内﹐相传汉马援试剑于此。 5.石名。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西山(即樊山)上﹐相传三国孙权试剑于此。 6.石名。在湖南省平江县东道岩山上﹐相传许旌阳试剑于此。
贵港市
[相关解释]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西江支流郁江下游,黎湛铁路斜贯。1988年由贵县改设贵港市。人口156万(1995年)。为郁江下游的重要港口和广西南部经济中心。工业有制糖、水泥、化肥、造纸。名胜有南山、东湖。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西江支流郁江下游,黎湛铁路斜贯。1988年由贵县改设贵港市。人口156万(1995年)。为郁江下游的重要港口和广西南部经济中心。工业有制糖、水泥、化肥、造纸。名胜有南山、东湖。
还珠亭
[相关解释]
1.亭名。在合浦县(旧属广东,现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孟尝守合浦,去珠复还,政绩卓著,后人建此亭以旌表之。
1.亭名。在合浦县(旧属广东,现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孟尝守合浦,去珠复还,政绩卓著,后人建此亭以旌表之。
邕剧
[相关解释]
1.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百色等说粤语的地区。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于古名邕州的南宁,故称"邕剧"。
1.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百色等说粤语的地区。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于古名邕州的南宁,故称"邕剧"。
金田
[相关解释]
1.佛教指菩萨所居之地。亦为佛寺的别称。 2.地名。金田村。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北部。公元1851年洪秀全﹑杨秀清等在这里举行武装起义﹐称"金田起义"。
1.佛教指菩萨所居之地。亦为佛寺的别称。 2.地名。金田村。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北部。公元1851年洪秀全﹑杨秀清等在这里举行武装起义﹐称"金田起义"。
铁围山
[相关解释]
1.佛教语。佛教认为南赡部洲等四大部洲之外﹐有铁围山﹐周匝如轮﹐故名。 2.地名。又称铁城。故城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玉林市南。
1.佛教语。佛教认为南赡部洲等四大部洲之外﹐有铁围山﹐周匝如轮﹐故名。 2.地名。又称铁城。故城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玉林市南。
陆荣廷(1859-1928)
[相关解释]
桂系军阀。广西武鸣人。壮族。曾任清军管带,镇压孙中山领导的镇南关起义,后升至广西提督。辛亥革命时,攫取广西都督职位,捕杀革命党人。护国战争时,派兵攻占广东,自任广东督军,成为桂系军阀首领。1917年参加护法军政府,排挤孙中山。1920年被粤军击败,退回广西。
桂系军阀。广西武鸣人。壮族。曾任清军管带,镇压孙中山领导的镇南关起义,后升至广西提督。辛亥革命时,攫取广西都督职位,捕杀革命党人。护国战争时,派兵攻占广东,自任广东督军,成为桂系军阀首领。1917年参加护法军政府,排挤孙中山。1920年被粤军击败,退回广西。
韦拔群(1894-1932)
[相关解释]
广西东兰人,原名秉乾。壮族。1916年参加护国军讨伐袁世凯。1925年到广州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后回东兰领导农民运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领导百色起义,参与开辟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后任右江独立师师长,在右江地区坚持斗争,后被杀害。
广西东兰人,原名秉乾。壮族。1916年参加护国军讨伐袁世凯。1925年到广州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后回东兰领导农民运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领导百色起义,参与开辟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后任右江独立师师长,在右江地区坚持斗争,后被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