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6 查到相关月上的内容。
带有月上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澣 [相关解释]
1.唐制,官吏十日一休沐,沐谓澣濯◇来对一个月上旬﹑中旬﹑下旬,亦称上澣﹑中澣﹑下澣,合称三澣。 2.洗过三次。
上丁 [相关解释]
1.农历每月上旬的丁日。《礼记.月令》"﹝仲春之月﹞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又"﹝季秋之月﹞上丁,命乐正入学习吹。"郑玄注"为将飨帝也。春夏重舞,秋冬重吹也。"孔颖达疏"其习舞吹必用丁者,取其丁壮成就之义,欲使学者艺业成故也。"自唐以后﹐历代王朝规定每年仲春(二月)﹑仲秋(八月)的上丁之日为祭祀孔子的日子。 2.壮丁。
上寅 [相关解释]
1.农历每月上旬之寅日。
上巳 [相关解释]
古代节日名『以前以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以后多改为三月三日。这一天人们都到水边洁身或嬉游,以去除不祥。
上戊 [相关解释]
1.农历每月上旬之戊日。 2.王莽所作历法名。
上日 [相关解释]
1.朔日,即农历初一。《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孔传"上日,朔日也。"《初学记》卷四引隋杜台卿《玉烛宝典》"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曰上日。"清金农《元日过张少府小饮花下》诗"仙尉逢梅福,同为上日吟。"一说上日指阴历每月上旬之吉日。 2.佳日,佳节。
上澣 [相关解释]
1.唐宋官员行旬休,即在官九日,休息一日。休息日多行浣洗。因以"上澣"指农历每月上旬的休息日或泛指上旬。
上甲 [相关解释]
1.阴历每月上旬之甲日。 2.科举时代殿试成绩最优的一等,也称一甲。
上辛 [相关解释]
1.农历每月上旬的辛日。
上辰 [相关解释]
1.上好的日子,良辰。 2.农历每月上旬的辰日。
上除 [相关解释]
1.即上巳。古代风俗,农历三月上巳日,往水边以斋戒沐浴等法去灾求福,故称。
世界知识 [相关解释]
半月刊。1934年9月创刊于上海。金仲华、冯宾符等先后任主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停刊,1945年12月复刊,1949年3月被国民党当局查禁,同年5月上海解放后复刊。次年5月迁北京,1966年6月停刊,1979年1月复刊。
修禊 [相关解释]
1.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
元巳 [相关解释]
1.即上巳。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旧俗于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
兰亭帖 [相关解释]
1.又称《禊帖》﹑《兰亭集序帖》。著名的行书法帖。东晋王羲之书。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上巳,羲之和谢安﹑孙绰等修禊于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临流赋诗,羲之草序,用蚕茧纸﹑鼠须笔书之。书法遒媚劲健,绝代更无,为隋唐诸家师法。惜唐宋两代,真本已亡。临摹本甚多,以欧阳询的"定武本"﹑褚遂良的"神龙本"颇能近真。此外摹写翻刻者多至数十百,而善本鲜见。
占辛 [相关解释]
1.宋时农家根据正月上旬辛日出现之迟早预卜当年麦收,谓之"占辛"。辛日迟,则麦熟。
孟良崮战役 [相关解释]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蒙阴东南孟良崮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的山地进攻战。1947年5月上旬,国民党军集中约二十万人向鲁中山区挺进。5月13日当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至蒙阴东北时,华东野战军以五个纵队的兵力对其发起猛烈攻击,战至16日,全歼整编第七十四师,击毙师长张灵甫。此役共歼敌三万二千余人,有力地配合陕北和其他战场的攻势作战。
小弦 [相关解释]
1.见"小弦"。 2.弧形曲线。常用以称旧历每月上旬初出及下旬将晦时的眉状月。
强渡大渡河 [相关解释]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于四川西部抢渡大渡河的作战。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继续北进。24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袭占安顺场渡口。25日,由十七名勇士组成突击队,乘一只小船奋勇强渡,占领北岸渡口。中央红军一部继续从安顺场渡河,然后沿大渡河左岸北进,主力则沿大渡河右岸北进。29日,主力先头部队占领泸定桥西桥头。然后,由二十二名勇士组成突击队,攀踏着悬空的铁索向对岸冲击,占领了东岸桥头堡,后续部队迅即攻占泸定城,并与沿大渡河左岸北进的部队会合。强渡大渡河打开红军北上的道路。
日升月恒 [相关解释]
1.旭日冉冉上升,月亮渐渐盈满。比喻事物兴盛发展。语出《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毛传"恒,弦;升,出也。言俱进也"。郑玄笺"月上弦而就盈,日始出而就明"◇常用为祝颂之词。
晾夏 [相关解释]
1.谓旧俗在农历三月上巳日起至立夏前曝晒纱葛之类的衣服。
曲水 [相关解释]
1.古代风俗,于农历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就水滨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相与为乐,称为曲水。
月上 [相关解释]
1.佛教传说毘摩罗诘之女﹐母无垢。女生时身上出妙光明胜于月照﹐因名月上。生未几﹐即大如八岁之女﹐容姿端正﹐求婚者不绝﹐女告之当自选择。期日﹐会城内士人﹐月上女当众升虚空说偈。大众闻已﹐各止淫心﹐头面顶礼于女下。自尔月上女诣佛所与舍利弗对扬深义﹐后转女身为男子。又称月上菩萨。见《月上女经》。 2.用作女儿的美称。 3.佛教传说月光童子之妹。
油花卜 [相关解释]
1.古代民俗,三月上巳节,以油点水占卜,称为"油花卜"。
流觞曲水 [相关解释]
1.古代习俗,每逢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定为夏历三月初三日),人们于水边相聚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人仿行,于环曲的水流旁宴集,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称为"流觞曲水"。
浮觞 [相关解释]
1.古人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在环曲的水渠旁集会,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称"浮觞"。 2.指饮酒。
濯禊 [相关解释]
1.古代民俗,于三月上旬巳日(后定为三月三日)在水边洗濯以祓除疾病等不祥之事。
祈年殿 [相关解释]
1.殿名。在北京天坛内圜丘北,明永乐时建,初名"大祀",为旧日合祀天地之所。嘉靖间改名"大享",专以祈谷,又名"祈谷坛"。雍正时,以名实不符,始改此称,每年正月上辛日致祭。
禊事 [相关解释]
1.禊祭之事。指三月上巳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
禊日 [相关解释]
1.禊事活动之日。古代民俗,临水祓除宿垢与不祥。一般均在春季三月上巳日进行。
禊祓 [相关解释]
1.指古代三月上巳,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
禊饮 [相关解释]
1.谓古时农历三月上巳日之宴聚。
行杯 [相关解释]
1.流觞,流杯。古代风俗,每逢三月上旬巳日,于环曲的水渠边高会,置酒杯于水的上流,杯流行停于谁前,谁便取饮。 2.指传杯饮酒。
解禊 [相关解释]
1.祓除不祥的祭祀。古代多于三月上巳临水举行。
过端 [相关解释]
1.过失。 2.水族节日,按水历是过年。在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各地按习惯顺序先后过节,人们互相往来庆贺,并举行赛马和文娱活动。
雨骑月 [相关解释]
1.雨从当月下旬连续下至下月上旬﹐称"雨骑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