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9 查到相关枢密院的内容。
带有枢密院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万户
[相关解释]
1.一万户。 2.万家;万室。万,极言其多。 3.官名。金初设置,元代相沿,为世袭官职。万户为"万夫之长",总领于中央的枢密院;驻于各路者,则分属于行省。设万户府以统领千户所,诸路万户府各设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又有海道运粮万户府,设官与诸路万户府同。参阅《元史.百官志七》。
1.一万户。 2.万家;万室。万,极言其多。 3.官名。金初设置,元代相沿,为世袭官职。万户为"万夫之长",总领于中央的枢密院;驻于各路者,则分属于行省。设万户府以统领千户所,诸路万户府各设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又有海道运粮万户府,设官与诸路万户府同。参阅《元史.百官志七》。
东西二府
[相关解释]
1.宋代指中书省与枢密院。
1.宋代指中书省与枢密院。
两地
[相关解释]
1.两处;两个地方。 2.犹两府。借指中书省﹑枢密院。
1.两处;两个地方。 2.犹两府。借指中书省﹑枢密院。
两府
[相关解释]
1.指行使宰辅权的两个重臣及其所在的机构。如汉代的丞相和御史,宋代的中书省和枢密院等。
1.指行使宰辅权的两个重臣及其所在的机构。如汉代的丞相和御史,宋代的中书省和枢密院等。
兵府
[相关解释]
1.掌管国家军事要政的官府﹐特指宋代的枢密院。
1.掌管国家军事要政的官府﹐特指宋代的枢密院。
南院
[相关解释]
1.唐代官署名,属吏部,负责盐人才。 2.指契丹的南枢密院,以其官署居大内之南,故名。
1.唐代官署名,属吏部,负责盐人才。 2.指契丹的南枢密院,以其官署居大内之南,故名。
右府
[相关解释]
1.宋代枢密使和枢密院的别称。
1.宋代枢密使和枢密院的别称。
同知
[相关解释]
1.共知。 2.犹参佐。 3.官名。称副职。宋代中央有同知阁门事﹑同知枢密院事,府州军亦有同知府事﹑同知州军事。元明因之。清代唯府州及盐运使置同知,府同知即以同知为官称,州同知称州同,盐同知称盐同。
1.共知。 2.犹参佐。 3.官名。称副职。宋代中央有同知阁门事﹑同知枢密院事,府州军亦有同知府事﹑同知州军事。元明因之。清代唯府州及盐运使置同知,府同知即以同知为官称,州同知称州同,盐同知称盐同。
宣头
[相关解释]
1.晩唐枢密使自禁中受诏,出付中书省,称为"宣"。至五代后唐时,不由中书省,直接发至枢密院者亦称为"宣",小事则发"头子",又称"宣头"。见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南唐李中《碧云集》中有《己未岁冬捧宣头离下蔡》﹑《捧宣头许归侍养》等诗题。
1.晩唐枢密使自禁中受诏,出付中书省,称为"宣"。至五代后唐时,不由中书省,直接发至枢密院者亦称为"宣",小事则发"头子",又称"宣头"。见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南唐李中《碧云集》中有《己未岁冬捧宣头离下蔡》﹑《捧宣头许归侍养》等诗题。
宣底
[相关解释]
1.诏书的底本。亦特指枢密院所受诏书的底本。
1.诏书的底本。亦特指枢密院所受诏书的底本。
宣徽院
[相关解释]
1.官署名。唐肃宗以后设宣徽南北院使,以宦官担任,总领宫中诸司及三班内侍的名籍和郊祀朝会宴飨供帐等事宜◇宦官势力渐大,位职亦尊。五代和宋以大臣充当,常以枢密院官兼任。宋南渡后废。辽﹑金﹑元亦置。明初改并其职掌于光禄寺。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续文献通考.职官六》。
1.官署名。唐肃宗以后设宣徽南北院使,以宦官担任,总领宫中诸司及三班内侍的名籍和郊祀朝会宴飨供帐等事宜◇宦官势力渐大,位职亦尊。五代和宋以大臣充当,常以枢密院官兼任。宋南渡后废。辽﹑金﹑元亦置。明初改并其职掌于光禄寺。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续文献通考.职官六》。
宥地
[相关解释]
1.机要之地。指枢密院。
1.机要之地。指枢密院。
宥密
[相关解释]
1.谓存心仁厚宁静。 2.深密;机密。 3.引申指隐密之地。 4.指枢密院。因其掌管军事机密,故称。 5.借指机要官员,枢密使等。
1.谓存心仁厚宁静。 2.深密;机密。 3.引申指隐密之地。 4.指枢密院。因其掌管军事机密,故称。 5.借指机要官员,枢密使等。
宥府
[相关解释]
1.即枢密院。
1.即枢密院。
密院
[相关解释]
1.宋代枢密院的省称。
1.宋代枢密院的省称。
御仙带
[相关解释]
1.绣有御仙花的金带。宋赵安仁既罢参知政事,真宗命赐御仙花带与绣饰马具◇来中书省﹑枢密院罢官者及学士﹑散官,通服御仙带,遂为故事。参阅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
1.绣有御仙花的金带。宋赵安仁既罢参知政事,真宗命赐御仙花带与绣饰马具◇来中书省﹑枢密院罢官者及学士﹑散官,通服御仙带,遂为故事。参阅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
承旨
[相关解释]
1.亦作"承指"。逢迎意旨。 2.接受圣旨。 3.官名。唐代翰林院有翰林学士承旨,位在诸学士上。凡大诰令﹑大废置﹑重要政事,皆得专对。宋元仍其制。元赵孟俯曾为此官,世称赵承旨。明废。参阅唐元稹《翰林承旨学士记》。又五代枢密院有枢密院承旨﹑副承旨;宋代枢密院有都承旨﹑副承旨。初用武臣,后参用文臣。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1.亦作"承指"。逢迎意旨。 2.接受圣旨。 3.官名。唐代翰林院有翰林学士承旨,位在诸学士上。凡大诰令﹑大废置﹑重要政事,皆得专对。宋元仍其制。元赵孟俯曾为此官,世称赵承旨。明废。参阅唐元稹《翰林承旨学士记》。又五代枢密院有枢密院承旨﹑副承旨;宋代枢密院有都承旨﹑副承旨。初用武臣,后参用文臣。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提举
[相关解释]
1.提而举之。 2.提拔荐举。 3.掌管。 4.官名。宋枢密院编修敕令所有提举,宰相兼;同提举,执政兼。此外,有提举常平仓﹑提举茶盐﹑提举水利等官。元明沿其制。清亦有提举之职,如文渊阁设提举阁事,以内务府大臣充任。宋辛弃疾有《鹧鸪天.和张子志提举》词。
1.提而举之。 2.提拔荐举。 3.掌管。 4.官名。宋枢密院编修敕令所有提举,宰相兼;同提举,执政兼。此外,有提举常平仓﹑提举茶盐﹑提举水利等官。元明沿其制。清亦有提举之职,如文渊阁设提举阁事,以内务府大臣充任。宋辛弃疾有《鹧鸪天.和张子志提举》词。
政事堂
[相关解释]
1.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1.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枢密使
[相关解释]
1.官名。唐代宗始置,以宦官为之。其后宦官以此干预朝政,甚至废立君主,至昭宗时始改任士人。五代﹑后梁改名崇政使,后唐复称枢密使。宋代则以之称枢密院的长官。明以后多用为掌管军事的大臣的代称。
1.官名。唐代宗始置,以宦官为之。其后宦官以此干预朝政,甚至废立君主,至昭宗时始改任士人。五代﹑后梁改名崇政使,后唐复称枢密使。宋代则以之称枢密院的长官。明以后多用为掌管军事的大臣的代称。
枢密院
[相关解释]
官署名。五代后梁时设崇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宋代沿置,掌军事机要、边防等,为最高国务机关之一。辽代设北枢密院,相当于兵部;南枢密院,相当于吏部;汉人枢密院,管理汉族地区兵马。元代枢密院掌军机、边防、宫廷禁卫等,战时设行枢密院,掌一方军政。明代废止。
官署名。五代后梁时设崇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宋代沿置,掌军事机要、边防等,为最高国务机关之一。辽代设北枢密院,相当于兵部;南枢密院,相当于吏部;汉人枢密院,管理汉族地区兵马。元代枢密院掌军机、边防、宫廷禁卫等,战时设行枢密院,掌一方军政。明代废止。
枢幄
[相关解释]
1.指枢密院。
1.指枢密院。
由窦尚书
[相关解释]
1.《宋史.许及之传》"侂胄生日……及之后至,阉人掩关拒之,及之俯偻以入。为尚书,二年不迁,见侂胄流涕,序其知遇之意及衰迟之状,不觉屈膝。侂胄恻然怜之曰'尚书才望,简在上心,行且进拜矣。'居亡何,同知枢密院事。当时有'由窦尚书,屈膝执政'之语,传以为笑。"后因以"由窦尚书"讥卑躬屈膝而至荣显者。窦,墙脚狗洞。由窦,从小门或边门入内。
1.《宋史.许及之传》"侂胄生日……及之后至,阉人掩关拒之,及之俯偻以入。为尚书,二年不迁,见侂胄流涕,序其知遇之意及衰迟之状,不觉屈膝。侂胄恻然怜之曰'尚书才望,简在上心,行且进拜矣。'居亡何,同知枢密院事。当时有'由窦尚书,屈膝执政'之语,传以为笑。"后因以"由窦尚书"讥卑躬屈膝而至荣显者。窦,墙脚狗洞。由窦,从小门或边门入内。
知院
[相关解释]
1.五代后晋天福初,桑维翰以翰林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枢密院事。知院之名,始此。宋代枢密院不置枢密使时,则以他官知枢密院事,因称知院◇遂为枢密使的通称。
1.五代后晋天福初,桑维翰以翰林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枢密院事。知院之名,始此。宋代枢密院不置枢密使时,则以他官知枢密院事,因称知院◇遂为枢密使的通称。
行台
[相关解释]
1.台省在外者称行台。魏晋始有之,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北朝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唐贞观以后渐废。金﹑元时,因辖境辽阔,又按中央制度分设于各地区,有行中书省(行省),行枢密院(行院),行御史台(行台),分别执掌行政,军事及监察权。行省实即继承前代的行台制度。 2.旧时地方大吏的官署与居住之所。 3.客寓,旅馆。 4.临时设立的戏台。
1.台省在外者称行台。魏晋始有之,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北朝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唐贞观以后渐废。金﹑元时,因辖境辽阔,又按中央制度分设于各地区,有行中书省(行省),行枢密院(行院),行御史台(行台),分别执掌行政,军事及监察权。行省实即继承前代的行台制度。 2.旧时地方大吏的官署与居住之所。 3.客寓,旅馆。 4.临时设立的戏台。
计院
[相关解释]
1.宋代三司使的地位﹐与中书省的参知政事和枢密院的枢密使相等﹐因称三司为"计省"或"计院"。
1.宋代三司使的地位﹐与中书省的参知政事和枢密院的枢密使相等﹐因称三司为"计省"或"计院"。
迁府
[相关解释]
1.谓提升进入两府。宋代称中书省﹑枢密院为两府。
1.谓提升进入两府。宋代称中书省﹑枢密院为两府。
録白
[相关解释]
1.宋时枢密院承旨起草的文件。
1.宋时枢密院承旨起草的文件。
铨部
[相关解释]
1.主管盐官吏的部门。唐代文官由吏部铨选﹐武职由兵部铨选。宋初吏部铨选官员﹐仅限州县官及幕。文官少卿﹑监以上中书主之﹐京朝官由审官院主之﹔武官刺史﹑副率以上内职由枢密院主之。至明代﹐文归吏部﹐武归兵部。历代吏部职掌甚重﹐故常以"铨部"指吏部。
1.主管盐官吏的部门。唐代文官由吏部铨选﹐武职由兵部铨选。宋初吏部铨选官员﹐仅限州县官及幕。文官少卿﹑监以上中书主之﹐京朝官由审官院主之﹔武官刺史﹑副率以上内职由枢密院主之。至明代﹐文归吏部﹐武归兵部。历代吏部职掌甚重﹐故常以"铨部"指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