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4 查到相关节用的内容。
带有节用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了百了
[相关解释]
1.语本《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原为对天资高的人的赞誉之辞,后亦以谓主要的事情了结,其他一切也跟着了结。
1.语本《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原为对天资高的人的赞誉之辞,后亦以谓主要的事情了结,其他一切也跟着了结。
佛道艾
[相关解释]
1.即伏道艾。宋时以为艾中之佳品,因其产于汤阴伏道,故称。古代端午节用以辟邪。
1.即伏道艾。宋时以为艾中之佳品,因其产于汤阴伏道,故称。古代端午节用以辟邪。
六科
[相关解释]
1.唐宋时科举取士的六种科目。唐六科为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隋炀帝改置明(经)﹑进(士)二科。国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宋景德天圣时﹐其六科为一﹑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二﹑博达坟典﹐明于教化;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四﹑详明政理﹐可使从政;五﹑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六﹑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绍兴年间﹐又以文章典雅﹑节操方正﹑法理该通﹑节用爱民﹑刚方岂弟﹑智勇绝伦为六科。参阅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六科》。 2.明清官制设有六科给事中﹐简称
1.唐宋时科举取士的六种科目。唐六科为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隋炀帝改置明(经)﹑进(士)二科。国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宋景德天圣时﹐其六科为一﹑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二﹑博达坟典﹐明于教化;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四﹑详明政理﹐可使从政;五﹑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六﹑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绍兴年间﹐又以文章典雅﹑节操方正﹑法理该通﹑节用爱民﹑刚方岂弟﹑智勇绝伦为六科。参阅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六科》。 2.明清官制设有六科给事中﹐简称
南交
[相关解释]
1.指交趾。古地区名,泛指五岭以南。因地处南方,故称。《书.尧典》"申命羲叔,宅南交。"蔡沈传"南交﹐南方交趾之地。"孙星衍疏引《墨子.节用篇》"昔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北降幽都。"一说谓太阳由北向南转移之处。见《书.尧典》"宅南交"孔传。
1.指交趾。古地区名,泛指五岭以南。因地处南方,故称。《书.尧典》"申命羲叔,宅南交。"蔡沈传"南交﹐南方交趾之地。"孙星衍疏引《墨子.节用篇》"昔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北降幽都。"一说谓太阳由北向南转移之处。见《书.尧典》"宅南交"孔传。
啬夫
[相关解释]
1.农夫。啬,通"穑"。 2.指从事一般劳役者。 3.农神。 4.古代官吏名。掌管币礼的官员。 5.古代官吏名。司空的属官。 6.古代官吏名。检束群吏百姓的官员。 7.古代官吏名。乡官。秦制,乡置啬夫,职掌听讼﹑收取赋税,汉晋及南朝宋因之。 8.古代官吏名『时小吏的一种。 9.俭省节用的人。
1.农夫。啬,通"穑"。 2.指从事一般劳役者。 3.农神。 4.古代官吏名。掌管币礼的官员。 5.古代官吏名。司空的属官。 6.古代官吏名。检束群吏百姓的官员。 7.古代官吏名。乡官。秦制,乡置啬夫,职掌听讼﹑收取赋税,汉晋及南朝宋因之。 8.古代官吏名『时小吏的一种。 9.俭省节用的人。
圆舞曲
[相关解释]
1.一种三拍子的舞曲。起源于奥地利民间舞蹈,节奏明快,旋律流畅;伴奏中每小节用一和弦,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
1.一种三拍子的舞曲。起源于奥地利民间舞蹈,节奏明快,旋律流畅;伴奏中每小节用一和弦,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
宜春酒
[相关解释]
1.唐代中和节用以祭神的酒。
1.唐代中和节用以祭神的酒。
帚姑
[相关解释]
1.旧俗妇女于正月灯节用裙束破帚占卜,称为"帚姑"。
1.旧俗妇女于正月灯节用裙束破帚占卜,称为"帚姑"。
强本节用
[相关解释]
1.亦作"强本节用"。 2.谓加强农业生产,节约支出。
1.亦作"强本节用"。 2.谓加强农业生产,节约支出。
收田鼓
[相关解释]
1.收获时节用的鼓。古时风俗,于收获时击鼓,以示庆祝。
1.收获时节用的鼓。古时风俗,于收获时击鼓,以示庆祝。
朱索
[相关解释]
1.红绳。旧时端午节用以饰门户,谓可避邪恶。
1.红绳。旧时端午节用以饰门户,谓可避邪恶。
柳圈
[相关解释]
1.我国传统风俗,清明节用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谓可去毒避邪。
1.我国传统风俗,清明节用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谓可去毒避邪。
梓匠
[相关解释]
1.两种木工。梓,梓人,造器具;匠,匠人,主建筑。《墨子.节用中》"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韜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汉桓宽《盐铁论.通有》"若则饰宫室,增台榭,梓匠斫巨为小……则材木不足用也。"晋左思《魏都赋》"僝拱木于林衡,授全模于梓匠。"清冯桂芬《校邠庐抗议自序》"观于今日器用苦窳,借资夷裔,而始知圣人梓匠名官﹑仓庾世氏之法之善也。"现亦泛指木工。 2.比喻干才。
1.两种木工。梓,梓人,造器具;匠,匠人,主建筑。《墨子.节用中》"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韜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汉桓宽《盐铁论.通有》"若则饰宫室,增台榭,梓匠斫巨为小……则材木不足用也。"晋左思《魏都赋》"僝拱木于林衡,授全模于梓匠。"清冯桂芬《校邠庐抗议自序》"观于今日器用苦窳,借资夷裔,而始知圣人梓匠名官﹑仓庾世氏之法之善也。"现亦泛指木工。 2.比喻干才。
玉梅
[相关解释]
1.白梅花。 2.宋时元宵节用绢或纸做的假花,为妇女首饰之一。 3.菊名。
1.白梅花。 2.宋时元宵节用绢或纸做的假花,为妇女首饰之一。 3.菊名。
畜聚
[相关解释]
1.积储;积累。 2.积储的财物。 3.谓节用爱人,容民畜众。 4.指容民畜众之臣。 5.犹纠集。
1.积储;积累。 2.积储的财物。 3.谓节用爱人,容民畜众。 4.指容民畜众之臣。 5.犹纠集。
箒卜
[相关解释]
1.吴中旧俗妇女于正月灯节用裙束破帚以占事﹐谓之"箒卜"。
1.吴中旧俗妇女于正月灯节用裙束破帚以占事﹐谓之"箒卜"。
羹胾
[相关解释]
1.肉羹和大块肉。《礼记.内则》"士不贰羹胾。"《墨子.节用中》"羹胾不重。"孙诒让间诂"《说文.肉部》云'胾,大脔也。'……羹,大羹﹑钘羹也。"一说,胾,肉之细切者。 2.泛指菜肴。
1.肉羹和大块肉。《礼记.内则》"士不贰羹胾。"《墨子.节用中》"羹胾不重。"孙诒让间诂"《说文.肉部》云'胾,大脔也。'……羹,大羹﹑钘羹也。"一说,胾,肉之细切者。 2.泛指菜肴。
节用
[相关解释]
1.节省费用。 2.节录采用。 3.谓按时节利用。
1.节省费用。 2.节录采用。 3.谓按时节利用。
葛覃
[相关解释]
1.《诗.周南.葛覃序》"《葛覃》,后妃之本也◇妃在父母家,则志在于女功之事,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后因以"葛覃"为女子待字闺中之典。
1.《诗.周南.葛覃序》"《葛覃》,后妃之本也◇妃在父母家,则志在于女功之事,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后因以"葛覃"为女子待字闺中之典。
裕民足国
[相关解释]
1.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语本《荀子.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
1.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语本《荀子.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
许仙
[相关解释]
民间故事《白蛇传》中人物。本为杭州一药铺伙计。在西湖邂逅白娘子,两相爱慕,结为夫妻。生性懦弱的许仙,在法和尚的挑唆和指使下,端午节用药酒灌醉白娘子,使她现出白蛇原形,自己惊吓而死。白娘子盗仙草将他救活后,又为法和尚骗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相救,失败后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他遂出家为僧。
民间故事《白蛇传》中人物。本为杭州一药铺伙计。在西湖邂逅白娘子,两相爱慕,结为夫妻。生性懦弱的许仙,在法和尚的挑唆和指使下,端午节用药酒灌醉白娘子,使她现出白蛇原形,自己惊吓而死。白娘子盗仙草将他救活后,又为法和尚骗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相救,失败后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他遂出家为僧。
谨身节用
[相关解释]
1.修身饬行﹐节省其用。
1.修身饬行﹐节省其用。
龙船
[相关解释]
装饰成龙形的船,有的地区端午节用来举行划船竞赛。
装饰成龙形的船,有的地区端午节用来举行划船竞赛。
龙虎节
[相关解释]
1.饰有龙形﹑虎形的符节。古代龙形符节用于泽国,虎形符节用于山国。
1.饰有龙形﹑虎形的符节。古代龙形符节用于泽国,虎形符节用于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