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45 查到相关迁居的内容。
带有迁居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迁
[相关解释]
1.相传孟轲幼年时,邻里环境不好,孟母三次迁居,使轲得到比较好的学习环境。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汉赵歧《孟子题辞》◇常以"三迁"为颂扬母教之词。 2.三次迁徙。 3.三次升迁。
1.相传孟轲幼年时,邻里环境不好,孟母三次迁居,使轲得到比较好的学习环境。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汉赵歧《孟子题辞》◇常以"三迁"为颂扬母教之词。 2.三次迁徙。 3.三次升迁。
五邦
[相关解释]
1.商代盘庚之前所迁居的五个国都。
1.商代盘庚之前所迁居的五个国都。
人口迁移
[相关解释]
人口迁居到另一地点已达一定时间而改变了永久居住地的现象。人口迁移的形式为移民。人口迁移按范围大小一般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两大类。
人口迁居到另一地点已达一定时间而改变了永久居住地的现象。人口迁移的形式为移民。人口迁移按范围大小一般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两大类。
侨寄法
[相关解释]
1.两晋之交,北地人为避战乱,纷纷迁居南方,依大臣王导议,在南方士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迁入的士族和民众。侨人不列入当地的户籍册,他们只受侨州郡县的管理,不负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此法称为"侨寄法"。参阅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册第四章第一节。
1.两晋之交,北地人为避战乱,纷纷迁居南方,依大臣王导议,在南方士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迁入的士族和民众。侨人不列入当地的户籍册,他们只受侨州郡县的管理,不负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此法称为"侨寄法"。参阅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册第四章第一节。
公刘
[相关解释]
①《诗·大雅》篇名。记叙周的祖先公刘率族人从邰地迁居fd615夭⑿藿ㄗ》俊⒎⒄古┮档仁录#是研究周人发展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②公刘(1927-)。诗人。江西南昌人。曾任云南军区《国防战士报》以及《火花》月刊、《安徽文艺》编辑。曾参与搜集整理撒尼族民歌《阿诗玛》。著有诗集《在北方》、《仙人掌》等。
①《诗·大雅》篇名。记叙周的祖先公刘率族人从邰地迁居fd615夭⑿藿ㄗ》俊⒎⒄古┮档仁录#是研究周人发展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②公刘(1927-)。诗人。江西南昌人。曾任云南军区《国防战士报》以及《火花》月刊、《安徽文艺》编辑。曾参与搜集整理撒尼族民歌《阿诗玛》。著有诗集《在北方》、《仙人掌》等。
出居
[相关解释]
1.迁居;移居。 2.与父母分居。
1.迁居;移居。 2.与父母分居。
刘裕(363-422)
[相关解释]
即宋武帝”。南朝宋的建立者。字德舆,小字寄奴,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后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原为东晋北府兵将领,从刘牢之镇压孙恩起义。公元405年击败桓玄,掌握东晋军权。北灭南燕后,回师南下击败卢循。又收复巴蜀,出兵关中,消灭后秦。420年代晋称帝,国号宋。当政期间严禁世家大族隐匿户口、田地,加强中央集权。
即宋武帝”。南朝宋的建立者。字德舆,小字寄奴,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后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原为东晋北府兵将领,从刘牢之镇压孙恩起义。公元405年击败桓玄,掌握东晋军权。北灭南燕后,回师南下击败卢循。又收复巴蜀,出兵关中,消灭后秦。420年代晋称帝,国号宋。当政期间严禁世家大族隐匿户口、田地,加强中央集权。
土断
[相关解释]
1.东晋﹑南朝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豪族多迁居江南,仍称原来郡籍,形成诸侨郡县。至东晋哀帝时,桓温推行土断法,裁并侨置郡县,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南朝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断,作为加强王朝统治,与豪门争夺劳动力,扩大赋役和兵源的一种手段。
1.东晋﹑南朝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豪族多迁居江南,仍称原来郡籍,形成诸侨郡县。至东晋哀帝时,桓温推行土断法,裁并侨置郡县,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南朝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断,作为加强王朝统治,与豪门争夺劳动力,扩大赋役和兵源的一种手段。
太王
[相关解释]
1.周文王之祖古公亶父的尊号。周人本居豳﹐自古公始迁居岐山之下﹐定国号曰周﹐自此兴盛﹐故武王克殷﹐追尊为太王。
1.周文王之祖古公亶父的尊号。周人本居豳﹐自古公始迁居岐山之下﹐定国号曰周﹐自此兴盛﹐故武王克殷﹐追尊为太王。
始迁祖
[相关解释]
1.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始迁于负夏。"后世谓最初迁居之祖为始迁祖。
1.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始迁于负夏。"后世谓最初迁居之祖为始迁祖。
岑参(约715-770)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天宝年间进士。曾两次出塞,往来于安西、北庭◇入朝任右补阙。官至嘉州刺史。是唐代边塞诗派代表,与高齐名,并称高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其代表作。有《岑嘉州诗集》。
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天宝年间进士。曾两次出塞,往来于安西、北庭◇入朝任右补阙。官至嘉州刺史。是唐代边塞诗派代表,与高齐名,并称高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其代表作。有《岑嘉州诗集》。
庆暖
[相关解释]
1.棕喜庆热闹之事。旧时贺结婚叫暖房,贺生日叫暖寿,贺迁居叫暖屋,故云。
1.棕喜庆热闹之事。旧时贺结婚叫暖房,贺生日叫暖寿,贺迁居叫暖屋,故云。
张籍(约767-约830)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字文昌,原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年间进士。官至国子司业。工于乐府,和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集》。
唐代诗人。字文昌,原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年间进士。官至国子司业。工于乐府,和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集》。
徙卜
[相关解释]
1.迁居。古人定居须经过占卜,故称。
1.迁居。古人定居须经过占卜,故称。
徙处
[相关解释]
1.迁居。
1.迁居。
徙家
[相关解释]
1.迁居。
1.迁居。
徙居
[相关解释]
1.迁居。
1.迁居。
徙次
[相关解释]
1.迁居。
1.迁居。
徙道
[相关解释]
1.谓迁居。
1.谓迁居。
怨思
[相关解释]
1.谓抱怨迁居,怀念故土。 2.怨恨悲伤。
1.谓抱怨迁居,怀念故土。 2.怨恨悲伤。
搬场
[相关解释]
1.迁居。
1.迁居。
支郎
[相关解释]
1.称汉末﹑三国时僧人支谦。月支国人,于东汉末迁居吴地,从吴孙权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到孙亮建兴二年(公元253年),译出《大明度无极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为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其人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黄,除博通梵籍外,于世间技艺亦多所精究,时人谚曰"支郎眼中黄,形躯虽小是智囊。"参阅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魏吴录》﹑宋道诚《释氏要览·称谓》。 2.指晋代高僧支遁。 3.泛称僧人。
1.称汉末﹑三国时僧人支谦。月支国人,于东汉末迁居吴地,从吴孙权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到孙亮建兴二年(公元253年),译出《大明度无极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为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其人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黄,除博通梵籍外,于世间技艺亦多所精究,时人谚曰"支郎眼中黄,形躯虽小是智囊。"参阅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魏吴录》﹑宋道诚《释氏要览·称谓》。 2.指晋代高僧支遁。 3.泛称僧人。
李廷珪墨
[相关解释]
1.南唐李廷珪父子所制之墨。李廷珪本姓奚,自易水迁居歙县,赐姓李。其墨取黄山松烟,制造精良,坚如玉,纹如犀,自宋以来推为第一。
1.南唐李廷珪父子所制之墨。李廷珪本姓奚,自易水迁居歙县,赐姓李。其墨取黄山松烟,制造精良,坚如玉,纹如犀,自宋以来推为第一。
李成(919-967)
[相关解释]
五代、宋初画家。字咸熙,先世为唐宗室,避乱迁居营丘(今山东昌乐东南)。精赋诗鼓琴弈棋。尤擅画山水,自成一家,用墨清淡,有惜墨如金之称,与关仝、范宽形成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三大流派。现存《读碑窠石图》,为宋代摹本。
五代、宋初画家。字咸熙,先世为唐宗室,避乱迁居营丘(今山东昌乐东南)。精赋诗鼓琴弈棋。尤擅画山水,自成一家,用墨清淡,有惜墨如金之称,与关仝、范宽形成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三大流派。现存《读碑窠石图》,为宋代摹本。
李渔(1610-1680)
[相关解释]
清初戏曲家。字笠鸿、笠翁、谪凡,浙江兰溪人。曾为幕宾◇迁居南京,以家姬组成戏班,在达官贵人间演出。著有《闲情偶寄》,论述戏曲、饮食、园艺等。传奇有《奈何天》、《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合称《笠翁十种曲》。另有短篇小说集《十二楼》、《无声戏》等。
清初戏曲家。字笠鸿、笠翁、谪凡,浙江兰溪人。曾为幕宾◇迁居南京,以家姬组成戏班,在达官贵人间演出。著有《闲情偶寄》,论述戏曲、饮食、园艺等。传奇有《奈何天》、《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合称《笠翁十种曲》。另有短篇小说集《十二楼》、《无声戏》等。
爰居
[相关解释]
1.海鸟名。 2.迁居。
1.海鸟名。 2.迁居。
王之涣(688-742)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字季fd7d#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治今山西新绛)。曾任衡水主簿、文安县尉。诗作善写边塞风光。存诗六首,以《凉州词》、《登鹳雀楼》为著名。
唐代诗人。字季fd7d#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治今山西新绛)。曾任衡水主簿、文安县尉。诗作善写边塞风光。存诗六首,以《凉州词》、《登鹳雀楼》为著名。
移住
[相关解释]
1.迁居。
1.迁居。
移寓
[相关解释]
1.犹移居﹐迁居。
1.犹移居﹐迁居。
移居
[相关解释]
1.迁居。
1.迁居。
紫阳书院
[相关解释]
1.紫阳,山名,在安徽省歙县城南。宋代朱松曾读书于此。其子朱熹迁居福建崇安后仍牓其读书室为紫阳书室◇人在歙县建紫阳书院,元人方回有《紫阳书院记》。
1.紫阳,山名,在安徽省歙县城南。宋代朱松曾读书于此。其子朱熹迁居福建崇安后仍牓其读书室为紫阳书室◇人在歙县建紫阳书院,元人方回有《紫阳书院记》。
莺迁
[相关解释]
1.亦作"莺迁"。 2.《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嘤为鸟鸣声。自唐以来﹐常以嘤鸣出谷之鸟为黄莺,故以"莺迁"指登第,或为升擢﹑迁居的颂词。
1.亦作"莺迁"。 2.《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嘤为鸟鸣声。自唐以来﹐常以嘤鸣出谷之鸟为黄莺,故以"莺迁"指登第,或为升擢﹑迁居的颂词。
萧道成(427-482)
[相关解释]
即齐高帝”。南朝齐的建立者。字绍伯,祖籍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迁居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原是宋禁军将领,乘宋皇族间内战,掌握军政大权,杀后废帝,立顺帝,封齐公。公元479年代宋自立。
即齐高帝”。南朝齐的建立者。字绍伯,祖籍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迁居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原是宋禁军将领,乘宋皇族间内战,掌握军政大权,杀后废帝,立顺帝,封齐公。公元479年代宋自立。
迁居
[相关解释]
1.从一地迁徙到另一地生活;搬家。
1.从一地迁徙到另一地生活;搬家。
迁幸
[相关解释]
1.旧谓帝王迁居他处。
1.旧谓帝王迁居他处。
迁絶
[相关解释]
1.谓迁居而与旧居隔绝。
1.谓迁居而与旧居隔绝。
迁虏
[相关解释]
1.指被强制迁居的战败国人民。
1.指被强制迁居的战败国人民。
迁邻
[相关解释]
1.迁居择邻。战国时的孟轲,他母亲为了更好地教育儿子,曾三次搬迁住处;以选择中意的邻居。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
1.迁居择邻。战国时的孟轲,他母亲为了更好地教育儿子,曾三次搬迁住处;以选择中意的邻居。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
进耕
[相关解释]
1.迁居边荒地区耕种。
1.迁居边荒地区耕种。
避徙
[相关解释]
1.谓避难迁居。
1.谓避难迁居。
避迁
[相关解释]
1.谓逃避战乱而迁居。
1.谓逃避战乱而迁居。
重迁
[相关解释]
1.谓不轻易迁居。
1.谓不轻易迁居。
陆浑
[相关解释]
1.古地名。也称瓜州﹐原指今甘肃敦煌一带。春秋时秦晋二国使居于其地之"允姓之戎"迁居伊川﹐以陆浑名之『置县。五代废。故城在今河南省嵩县东北。
1.古地名。也称瓜州﹐原指今甘肃敦煌一带。春秋时秦晋二国使居于其地之"允姓之戎"迁居伊川﹐以陆浑名之『置县。五代废。故城在今河南省嵩县东北。
降居
[相关解释]
1.贬谪迁居。亦谓天子之子出为诸侯。
1.贬谪迁居。亦谓天子之子出为诸侯。
鸭母
[相关解释]
1.指清康熙年间台湾农民起义领袖朱一贵。朱原为福建长泰人。明亡后迁居台湾。以养鸭为业。因知府王珍贪污残暴,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夏率众起义﹐曾占领全台。 2.指鸭母船。参见"鸭母船"。
1.指清康熙年间台湾农民起义领袖朱一贵。朱原为福建长泰人。明亡后迁居台湾。以养鸭为业。因知府王珍贪污残暴,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夏率众起义﹐曾占领全台。 2.指鸭母船。参见"鸭母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