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8 查到相关阳山的内容。
带有阳山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华林园
[相关解释]
1.宫苑名。三国吴建。故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古台城内。南朝宋元嘉时扩建,筑华光殿﹑景阳楼﹑竹林堂诸胜。其后齐梁诸帝,常宴集于此。南宋时尚有残存遗迹。 2.宫苑名。本东汉芳林园,魏正始初因避齐王芳讳改。故址在今河南洛阳东洛阳故城内。有瑶华宫﹑景阳山﹑天渊池诸胜。东魏天平二年(公元535年)毁。 3.宫苑名◇赵石虎都邺后建。故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古邺城北。园墙周围数十里,有凌云城﹑金花洲﹑光碧堂诸胜。北齐武成帝扩建后,华丽似神仙所居,因改名仙都苑。 4.弥勒成道后说法的僧园名。中有龙华树,故名。
1.宫苑名。三国吴建。故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古台城内。南朝宋元嘉时扩建,筑华光殿﹑景阳楼﹑竹林堂诸胜。其后齐梁诸帝,常宴集于此。南宋时尚有残存遗迹。 2.宫苑名。本东汉芳林园,魏正始初因避齐王芳讳改。故址在今河南洛阳东洛阳故城内。有瑶华宫﹑景阳山﹑天渊池诸胜。东魏天平二年(公元535年)毁。 3.宫苑名◇赵石虎都邺后建。故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古邺城北。园墙周围数十里,有凌云城﹑金花洲﹑光碧堂诸胜。北齐武成帝扩建后,华丽似神仙所居,因改名仙都苑。 4.弥勒成道后说法的僧园名。中有龙华树,故名。
周粟
[相关解释]
1.周代的禄食。《史记.伯夷列传》"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多指有气节者所不能接受的新朝的俸禄。
1.周代的禄食。《史记.伯夷列传》"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多指有气节者所不能接受的新朝的俸禄。
周薇
[相关解释]
1.据《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灭殷,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采薇而食,终于饿死在首阳山◇遂以"周薇"为坚守气节之典。
1.据《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灭殷,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采薇而食,终于饿死在首阳山◇遂以"周薇"为坚守气节之典。
子安
[相关解释]
1.旧传陵阳子明钓得白龙,拜而放之◇三年,龙迎子明上陵阳山◇百馀年,山去地千馀丈,大呼下人令上山半,告言"溪中子安当来问,子明钓车在否?"后二十馀年,子安死,葬山下,有黄鹤栖其冢树,鸣呼子安。见汉刘向《列仙传·陵阳子明》。 2.传说中的仙人。
1.旧传陵阳子明钓得白龙,拜而放之◇三年,龙迎子明上陵阳山◇百馀年,山去地千馀丈,大呼下人令上山半,告言"溪中子安当来问,子明钓车在否?"后二十馀年,子安死,葬山下,有黄鹤栖其冢树,鸣呼子安。见汉刘向《列仙传·陵阳子明》。 2.传说中的仙人。
扣马
[相关解释]
1.拉住马不使行进。 2.《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扣马而谏,不听,乃逃入首阳山◇以"扣马"为直谏之典。
1.拉住马不使行进。 2.《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扣马而谏,不听,乃逃入首阳山◇以"扣马"为直谏之典。
投竿
[相关解释]
1.投钓竿于水。谓垂钓。 2.丢掉钓竿。谓罢钓,借指出仕。相传吕尚钓于渭滨,周文王出猎相遇,与语大悦,同载而归,以为师。见《史记.齐太公世家》。又汉郅恽曾从郑次都隐于弋阳山中,渔钓甚娱,后举孝廉出仕。见《东观汉记.郅恽传》。
1.投钓竿于水。谓垂钓。 2.丢掉钓竿。谓罢钓,借指出仕。相传吕尚钓于渭滨,周文王出猎相遇,与语大悦,同载而归,以为师。见《史记.齐太公世家》。又汉郅恽曾从郑次都隐于弋阳山中,渔钓甚娱,后举孝廉出仕。见《东观汉记.郅恽传》。
木客诗
[相关解释]
1.宋苏轼《虔州八境图》诗之八"回峰乱嶂郁参差,云外高人世得知。谁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诗。"王十朋注引赵次公曰"《寰宇记》所载上洛山多木客,乃鬼类也,形似人,语亦似人。而徐铉小说载鄱阳山中有木客,自言秦时造阿房宫采木者也,食木实,遂得不死,时就民间饮酒,为诗一章云'酒尽君莫酤,壶倾我当发。城市多嚣尘,还山弄明月。'"后因以"木客诗"谓山居野人所吟之歌诗。
1.宋苏轼《虔州八境图》诗之八"回峰乱嶂郁参差,云外高人世得知。谁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诗。"王十朋注引赵次公曰"《寰宇记》所载上洛山多木客,乃鬼类也,形似人,语亦似人。而徐铉小说载鄱阳山中有木客,自言秦时造阿房宫采木者也,食木实,遂得不死,时就民间饮酒,为诗一章云'酒尽君莫酤,壶倾我当发。城市多嚣尘,还山弄明月。'"后因以"木客诗"谓山居野人所吟之歌诗。
枉人
[相关解释]
1.山名。又名上阳山。在河南省浚县西北。 2.谓枉劳人,麻烦别人。
1.山名。又名上阳山。在河南省浚县西北。 2.谓枉劳人,麻烦别人。
欧阳山(1908- )
[相关解释]
小说家〓北荆州人。1926年在北伐军中做宣传工作,并主编《广州文学》。1933年参加左联。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到延安,任中共中央文委常委。建国后曾任广东作协主席、《作品》主编。著有长篇小说《高干大》、《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等。
小说家〓北荆州人。1926年在北伐军中做宣传工作,并主编《广州文学》。1933年参加左联。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到延安,任中共中央文委常委。建国后曾任广东作协主席、《作品》主编。著有长篇小说《高干大》、《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等。
湘漓
[相关解释]
1.湘水与漓水的并称。旧误两者同源,实际湘水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阳山,漓水源于苗儿山。
1.湘水与漓水的并称。旧误两者同源,实际湘水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阳山,漓水源于苗儿山。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相关解释]
1.《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史记.游侠列传序》"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躤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后遂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讥刺旧社会小盗被杀﹑大盗得国的反常现象。亦省作"窃钩盗国"。
1.《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史记.游侠列传序》"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躤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后遂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讥刺旧社会小盗被杀﹑大盗得国的反常现象。亦省作"窃钩盗国"。
米襄阳
[相关解释]
1.指宋代书画家米芾。芾襄阳人,因称。明徐祯卿有《从吴学士侄奎观摩米襄阳山水图并学士题识》诗。
1.指宋代书画家米芾。芾襄阳人,因称。明徐祯卿有《从吴学士侄奎观摩米襄阳山水图并学士题识》诗。
紫阳
[相关解释]
1.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别称。朱熹之父朱松曾在紫阳山(在安徽省歙县)读书。朱熹后居福建崇安,题厅事曰紫阳书室,以示不忘◇人因以"紫阳"为朱熹的别称。 2.传说中古代神仙常以紫阳为称号。如周穆王时李八百号紫阳真君,汉周义山﹑宋张伯端俱号紫阳真人。亦用以泛指道士。
1.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别称。朱熹之父朱松曾在紫阳山(在安徽省歙县)读书。朱熹后居福建崇安,题厅事曰紫阳书室,以示不忘◇人因以"紫阳"为朱熹的别称。 2.传说中古代神仙常以紫阳为称号。如周穆王时李八百号紫阳真君,汉周义山﹑宋张伯端俱号紫阳真人。亦用以泛指道士。
紫阳观
[相关解释]
1.道观名。据传在咸阳山中。神农氏曾在此辨百药。 2.道观名。在江苏句容茅山。传为晋许询旧居,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见宋徐铉《茅山紫阳观碑铭并序》。
1.道观名。据传在咸阳山中。神农氏曾在此辨百药。 2.道观名。在江苏句容茅山。传为晋许询旧居,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见宋徐铉《茅山紫阳观碑铭并序》。
茹薇
[相关解释]
1.采食野菜。《史记.伯夷列传》"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因用"茹薇"为隐居不仕之典。
1.采食野菜。《史记.伯夷列传》"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因用"茹薇"为隐居不仕之典。
薇歌
[相关解释]
1.古代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饿且死,作《采薇之歌》。事见《史记.伯夷列传》。
1.古代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饿且死,作《采薇之歌》。事见《史记.伯夷列传》。
虚谷(1823-1896)
[相关解释]
清代画家。僧人。俗姓朱,名怀仁,出家后,法名虚白,字虚谷,号紫阳山人,安徽新安(今歙县)人。早年任清军参将,后于九华山落发为僧。善画人物肖像、花鸟山水,冷隽清新,为海上画派代表人物。
清代画家。僧人。俗姓朱,名怀仁,出家后,法名虚白,字虚谷,号紫阳山人,安徽新安(今歙县)人。早年任清军参将,后于九华山落发为僧。善画人物肖像、花鸟山水,冷隽清新,为海上画派代表人物。
西山饿夫
[相关解释]
1.《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遂饿死于首阳山。"后因以"西山饿夫"为伯夷﹑叔齐的代称。
1.《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遂饿死于首阳山。"后因以"西山饿夫"为伯夷﹑叔齐的代称。
贤令
[相关解释]
1.贤明的县令。 2.山名。在广东省阳山县北二里,唐韩愈为阳山令,尝读书于此,有读书岩。又名牧民山。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广东二.广州府》。
1.贤明的县令。 2.山名。在广东省阳山县北二里,唐韩愈为阳山令,尝读书于此,有读书岩。又名牧民山。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广东二.广州府》。
连州
[相关解释]
1.一州又一州。 2.州名。隋置州,以州西南有黄连岭而名。唐辖境相当今广东省连县﹑连南县﹑阳山县等地。元升为路,寻复旧。明清皆属广州府。1911年废,改本州为县,属广东省。 3.州名。今四川省筠连县一带。
1.一州又一州。 2.州名。隋置州,以州西南有黄连岭而名。唐辖境相当今广东省连县﹑连南县﹑阳山县等地。元升为路,寻复旧。明清皆属广州府。1911年废,改本州为县,属广东省。 3.州名。今四川省筠连县一带。
遣虱
[相关解释]
1.典出《东观汉记.马援传》"击寻阳山贼,上书曰'除其竹木,譬如婴儿头多虮虱而剃之,荡荡然虮虱无所复依。'"后称剃去头发为"遣虱"。
1.典出《东观汉记.马援传》"击寻阳山贼,上书曰'除其竹木,譬如婴儿头多虮虱而剃之,荡荡然虮虱无所复依。'"后称剃去头发为"遣虱"。
铅山
[相关解释]
1.山名。在江西省铅山县西南。旧名桂阳山﹐又名杨梅山。唐﹑五代时产铅﹐故改称"铅山"。
1.山名。在江西省铅山县西南。旧名桂阳山﹐又名杨梅山。唐﹑五代时产铅﹐故改称"铅山"。
阳山
[相关解释]
1.山名。秦汉时称阴山最西的一段为"阳山"。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的狼山。 2.古县名。在今广东省阳山县东『置﹐属桂阳郡﹐后汉改为阴山县﹐三国吴复置﹐历代因之。
1.山名。秦汉时称阴山最西的一段为"阳山"。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的狼山。 2.古县名。在今广东省阳山县东『置﹐属桂阳郡﹐后汉改为阴山县﹐三国吴复置﹐历代因之。
陵阳山
[相关解释]
1.相传为陵阳子明得仙之地。在今安徽宣州城内。 2.水银的别称。
1.相传为陵阳子明得仙之地。在今安徽宣州城内。 2.水银的别称。
陵阳钓
[相关解释]
1.相传陵阳子明于涎溪钓得白龙﹐放之﹐后白龙来迎子明去﹐止陵阳山上百馀年﹐成仙而去。见《艺文类聚》卷九六引汉刘向《列仙传》◇常以"陵阳钓"为垂钓之典。
1.相传陵阳子明于涎溪钓得白龙﹐放之﹐后白龙来迎子明去﹐止陵阳山上百馀年﹐成仙而去。见《艺文类聚》卷九六引汉刘向《列仙传》◇常以"陵阳钓"为垂钓之典。
顾况(约730-806后)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字逋翁,自号华阳山人,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年间进士。曾任著作佐郎,后遭贬谪。常采用方言口语入诗,风格平易流畅。有《囝》等名篇。并有《华阳集》。
唐代诗人。字逋翁,自号华阳山人,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年间进士。曾任著作佐郎,后遭贬谪。常采用方言口语入诗,风格平易流畅。有《囝》等名篇。并有《华阳集》。
饿薇
[相关解释]
1.谓伯夷耻食周粟,采薇于首阳山,终至饿死。事见《史记.伯夷列传》。
1.谓伯夷耻食周粟,采薇于首阳山,终至饿死。事见《史记.伯夷列传》。
鲋鱼
[相关解释]
1.即鲫鱼。 2.山名。在今河南省清丰县顿丘故城西北。一名高阳山,又名青冢山。传说帝颛顼高阳氏葬于此山之阳。
1.即鲫鱼。 2.山名。在今河南省清丰县顿丘故城西北。一名高阳山,又名青冢山。传说帝颛顼高阳氏葬于此山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