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议书

时间:
分享

关于规划建议书3篇

  在当下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建议书,在写作上,建议书有一定的书写规范。那么你有了解过建议书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规划建议书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规划建议书3篇

规划建议书 篇1

  按照XX市“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目标,结合XX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要求,XX区所在的北岸城区以“做高做新,高水平打造科技型、生态型、人文型新城区,有效疏解老城区发展瓶颈”为建设方向。XX区未来的城区规划建设将在XX既往建城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新的营城理念,以高标准、新方法指导城市各个系统(绿地、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的规划建设。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有机运行的净化器,是与城市居民息息相关、展现城市生态竞争力的重要空间要素。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中城市绿地的保护与建设往往面临被城市开发空间挤占、侵蚀的问题,更是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博弈品,科学确定“城市绿地体系、建设目标、分类和管控要求”是保证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和实施管理的前提。本次规划将从“营建生态城市”和“绿地有效管控”两个角度,制定科学、创新、适用、好用的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一、规划创新点与重点解决问题

  1、引入“海绵城市”理念,构建生态绿地体系

  (1)“海绵城市”概念解析

  近年来,由于城市硬化地面过大、公园绿地数量减少,国内多个城市频发内涝等灾害,城中“看海”成为暴雨季节常态。同时,城市排水防涝缺乏系统规划、标准体系不完善、设施建设滞后、重建轻管、河湖水系被随意侵占现象突出。但仅仅通过加强市政设施。

  投入,不仅投资成本高、周期长、工程量大,而往往不能根本性地解决城市问题,造成“管道越铺越长、内涝越来越多”。在次背景下,很多学者,借鉴美国、欧洲经验,提出“海绵城市”理念,即:将城市河流、湖泊、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排蓄利用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通过绿地改造利用技术,强化雨水的滞、渗、蓄,建设生态型、低干预的城市雨洪调蓄系统。它利用城市中的各种绿地将雨水收集储蓄起来,以缓解城市排水压力,同时在城市缺水时能提供一定的供水补偿。

  通过技术改造具有雨洪调蓄功能的绿地称为“海绵绿地”,“海绵绿地”是“海绵城市”战略实施的重要空间载体,如收集雨水的屋顶绿化,下凹式绿地,带有下沉式蓄水池的城市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等。国外利用城市绿地收集雨水的技术已相对成熟,德国莫茨巴赫市在城市降雨量较大时,通过将雨水导入周边下凹式绿地以及透水沉降池来消弱雨水径流。美国波特兰市的雨水园是将雨水利用与公园绿地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通过公园绿地通过跌水和小溪对雨水进行收集及净化,取得了良好收益。近年来,上海也开展了绿地雨水利用的积极探索,上海市天山公园通过建立雨水收集沟、土壤渗滤系统及泵站等雨水收集设施,对公园内的雨水进行收集与净化。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旨从“海绵城市”理念出发,将雨洪调蓄系统与城市绿地系统紧密结合,重点阐述城市绿地系统对雨水收集利用的重要作用,打造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适用条件

  首先是地势平坦、排水能力较弱的地区。XX区总体地势平坦,在雨水丰沛季节,城市大规模硬化地面易产生内涝风险。若仅从市政管道和设施建设解决排水问题,平坦的地形势必增加管道开挖建设成本。若采用“海绵绿地”理念可解决城市雨洪排蓄问题,是既生态、又易操作的排水方案。

  其次是干旱缺水地区,XX属于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对于城市建设十分重要。通过“海绵绿地”的建设,可留住雨水并进行净化处理,以用于城市市政用水、园林用水,缓解城市供水压力。

  (3)“海绵绿地”的具体应用

  打造社区蓄水单元:按照不同的开发主体划分成不同的社区,在社区公园下面设置蓄水池,使每一个社区都成为一个“海绵体”蓄水单元,吸收来自社区建筑、道路、广场各个方面的雨水。这也就成了“海绵型城市”最具体的细胞。

  建造雨洪公园:改变普通公园建造手法,建造雨洪公园。可以通过挖填方的平衡技术,创造出一系列深浅不一的水坑和高低不一的土丘,沿四周布置雨水进水管,低洼地可以承接和过滤雨水。这就形成蜂窝状的海绵系统,同时减小了城市排水管压力。建设这样的公园,造价不到一般公园的1/4。

  下凹式绿地集雨回补地下水:城市停车场和道路两旁绿地也可以像建筑屋顶一样做改装,做成下凹式绿地。绿化带路面稍有倾斜,水都流进绿化带设置的缺口里。土壤和草皮可以对前10分钟的雨水进行自然的净化过滤,自然净化之后的雨水通过下渗地砖等透气建。

规划建议书 篇2

  XX市政府、市规划局、市地铁公司和交通规划研究所:

  根据把广州建设成为全省“首善之区”的总体要求,本次轨道线网规划方案的主要原则和目标包括:

  1)无缝衔接各主要对外客运枢纽(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实现对外客运交通一体化,提升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整体客运交通服务功能;

  2)对接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支持实现珠三角地区的同城化发展目标,并预留城际轨道向珠三角以外地区扩展的规划对接条件;

  3)规划线网覆盖XX市域各区、县级市的主要发展节点,促进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城市发展战略,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集约化发展,推动城市空间布局和整体功能的.优化和提升;

  4)逐步确立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带动交通结构的转型,优化交通资源的配置。轨网规划的远期目标是:“3060”时空和“7070”客运目标,即利用轨道交通网络,环城高速内30分钟可到达市中心,外围副中心60分钟可到达市中心;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达到70%,轨道交通占总公交出行量达到70%。

  XX市的交通轨道规划,在以上引用规划部门在这个主要原则和目标的范围内,应该把新客站地区作为规划的重点。这个观点从下面几个大的发展方向分别予以论证。

  首先,新客站地区符合广州发展对外交通一体化,提升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整体客运交通服务。新客站是全国6大特级交通枢纽站,收纳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广珠轻轨、南广高铁和贵广高铁五大高速铁路,是新世纪广州发展的重要交通平台。今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强大,对周边的辐射也越来越强,特别是港澳方向的客流国际化比较明显,包括信息、人流、物流等综合商贸的发展很需要轨道交通与之配合;

  其次,新客站地区交通除了本身的发展对广州极为重要,对对接珠三角轨道交通、支持珠三角同城化、加强广州辐射珠三角城市群也起重要作用。

  第三点,新客站地区发展属于广州城市区域发展的促进实施“南拓”的城市发展战略,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集约化发展,推动城市空间布局和整体功能的优化和提升;

  综合以上几点,查看目前我市轨道的规划方案,只有近期的2号线,中期的7号线和远期的20号线到达新客站,线路设计还不能满足新客站地区的发展,20号线甚至在XX区的走线与3号线重复。为此,建议轨道交通做如下修改和设计,借助合理的规划助推广州的大发展,此乃全体广州人和珠三角民众的意志心愿。

  1、【近期规划】地铁2号线。在新客站以南应沿禺山西路和规划新碧路城市主干道延长至规划17号线紫泥站,中途设置大夫山西站(位置在碧桂园东苑门口附近)和古龙产业区站(位置在古坝村附近),在紫泥附近终点站点连接规划17号线(这一段也是20号线修改线,具体可见下面第2条建议)。作为广州到达XX区西部的一条地铁线,承担了新客站以及珠三角特别是顺德中山方向、XX区西部居民的巨大交通流量。此线路的设计,对该地区的交通有重大改善,既可以分流繁重的3号线流量,也接通17号线,完成对顺德大良地区的强大辐射能力,完成对番禺东部广州新城的联通,更可以承担番禺西部地区特别是沙湾地区古龙现代产业区、住宅区,特别是10万户大盘碧桂园几十万的大量乘客出行任务,具备产业、旅游、商务、日常上下班等多功能的作用。

  2、【中期规划】地铁20号线。到达新客站之后进入市桥地区走线与3号线、19号线比较重叠,不能发挥最大效能作用,还是应该在新客站以南与2号线一样(新客站到紫泥段与2号线并为一线),在沙湾紫泥完成与17号线的交叉连接之后,越过沙湾水道到达榄核镇连接18号线。这样既完善了路网结构,又节省投资,对广州整体客运交通和新客站的辐射作用起了重要作用。20号线的终点站应改为榄核镇八沙站,也就是18号线的起点站。这样的修改,首先19号线和20号线、3号线的投资重叠可以优化,节省大量投资。通过新的20号线,连接17号线、3号线便可到达番禺东部广州新城,连接18号线便可到达XX区。同时通过18号线与 佛山地区、中山地区的连接更具备全方位、更密切。

  3、【中期规划】地铁7号线,在上述2条线路作了修正之后,现在规划的7号线就显得非常合理,在路网结构中横向的作用巨大,对新客站的辐射作用起重要作用。

规划建议书 篇3

  第一章 总 论

  1.1承办单位概况

  ***中学位于***县兴广南路,是***县办学规模最大的重点初级中学,创办于1992年10月,学校法人代表为刘英武。创办之初仅12名学生9名教职工,占地面积仅5亩,学校以管理严格名扬全县。目前,学校占地面积30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生2100多人,教职工110人,专任教师98人,高级教师23人,中级教师66人。教师全部为本科学历,达标率100%。20xx年被***县委县政府列为20xx年重点工程,新建的***中学是1所拥有80个教学班的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以“敬业修德,自强不息”为校训,形成“文明严谨,勤奋创新”的校风。学校管理严格,教育成绩优异,中考重点高中入学率及中考优秀生率一直名列全县榜首。在全国各项比赛中有1000余人获奖,208篇教师论文在全国获奖,89篇教师论文被发表,赵俊姿、杨灵敏、马忠香、姚文静等26名教师获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有7个国家及市级科研课题已顺利结题。另外,学校先后获得了?河北省绿色学校、河北省教代会先进单位、河北省网络教育与绩效实验研究实验学校、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邢台市文明单位、邢台市标准化学校、邢台市校园文化示范学校、邢台市平安和谐校园、邢台市教研教改先进学校?等30多次的荣誉称号。

  1.2项目概况

  1.2.1项目名称:新建***中学

  1.2.2项目性质:新建

  1.2.3建设地点:***县县城西南,东临耕地,西临长安路,南临光明街,北临礼貌街。

  1.2.4主要建设规模:项目总占地面积10002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50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17800平方米,宿舍楼17600平方米,餐厅8900平方米,科技楼2500平方米,综合楼2400平方米,浴室、锅炉房800平方米,体育看台500平方米,400米的环形跑道塑胶操场1个。项目建成后可容纳4000名学生。

  1.2.5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有三栋教学楼,其中第一教学楼设计为地上六层,框架结构;第二教学楼和第三教学楼均设计为地上四层,砖混结构;四栋学生宿舍楼均设计为地上四层,砖混结构;餐厅设计为地上三层,框架结构;科技楼、综合楼设计为地上四层,砖混结构;浴室设计为地上两层,砖混结构;锅炉房、体育看台设计为地上一层,砖混结构。

  1.2.6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期24个月,拟从20xx年5月开始施工,预计到20xx年4月底完成。

  1.2.7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拟申请

  上级财政资金和县级财政拨款。

  1.2.8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可容纳4000名学生就读,让广大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教学、生活条件,为提升***县城品味,完善县城功能,均衡发展基础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项目建成后能够很好解决目前学校条件紧张的现状,满足学校将来的发展。该项目建设充分考虑了***县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县内产业结构的变化,满足了社会对优化基础教育综合水平的需求。

  1.3编制依据及范围

  1.3.1编制依据

  《邢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xx]102号)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xx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其他相关资料及规范。

  1.3.2研究范围

  根据项目承办单位意见、普通中学建设标准和学校设计规范要求,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手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指南》内容要求,本报告研究范围主要是在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条件、建设方案、项目投资、资金筹措等初步方案,为项目申报、设计、实施做好前

  期准备工作,以保证项目按管理程序完成前期工作并尽快实施。

  1.4结论及建议

  本项目符合***县?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该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标准化学校建立,使生源增多的同时还对义务教育的普及起了推动作用,对***县未来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该校建成后,能够满足4000名学生寄宿就读,让广大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教学、生活条件,为提升***县城品味,完善县城功能,均衡发展基础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该项目应抓紧时间实施,希望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积极实施科教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调整教育布局,优化教育资源,实现了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在省、市政府的帮助下,各校师生的学习和住宿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改善,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本项目的建设是解决学校目前存在的实际困难的重要举措。***中学面临着学生越来越多,建筑面积不达标等问题,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校的教学需要。没有了良好的办学环境,学生缺乏对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本项目的建设能够有

  效地解决这一实际困难和问题。

  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对教育工作作出计划,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夯实教育基础能力,谋划建设一批高标准中小学幼儿园,提高教育装备水平,到‘十二五’末期标准化学校达到70%以上。?本项目符合***县?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该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标准化学校建立,使生源增多的同时还对义务教育的普及起了推动作用,对***县未来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该校建成后,能够满足4000名学生寄宿就读,让广大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教学、生活条件,为提升***县城品味,完善县城功能,均衡发展基础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2.1 满足社会对提高基础教育综合水平的需要

  十二五规划时期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达时期,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生产力极大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组合,信息高速化和WTO使经济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通知化和素质化等特点,这些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学教育这个基础纽带。随着***县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城镇结构的变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构成了对基础教育庞大的社会需求。

32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