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楷的内容。
带有楷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炷香 [相关解释]
1.一枝香或一束香。 2.明清时俗称下官见上司时投递的手本。因其楷书工整,细字直行,又常手捧高拱,故名。
丁真永草 [相关解释]
1.南朝梁丁觇善隶书,南朝陈智永善草书,当时人称"丁真永草"。《太平广记》卷二○七引唐张怀瓘《书断》"智永章草及草书入妙……丁觇亦善隶书,时人云丁真永草。"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引《书断》作"丁真楷草"◇用为赞人书法之辞。
三里雾 [相关解释]
1.谓浓雾。《后汉书.张楷传》"﹝楷﹞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时关西人裴优亦能为三里雾﹐自以不如楷﹐从学之﹐楷避不肯见。"唐李商隐《圣女祠》诗"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着五铢衣。"后亦用以借指道术。
上志 [相关解释]
1.指古代的典籍。 2.谓以前代贤人为楷模。
世准 [相关解释]
1.世人的楷模﹑准绳。
两喈 [相关解释]
1.指张伯喈张仲喈兄弟。详"两楷"。
两楷 [相关解释]
1.《太平御览》卷三九六引汉应劭《风俗通》"陈国张伯喈弟仲喈妇炊于灶下,至井上,谓喈曰'我今日妆好不?'伯喈曰'我伯喈也。'妇大惭愧。其夕时,伯喈到更衣,妇复遂牵其背曰'今旦大误,谓伯喈为卿。'答曰'我故伯喈也。'"后遂以"两喈"比喻孪生兄弟状貌极其相似,难以辨认。
义刑 [相关解释]
1.同"仪型"。 2.楷模;典范。
乐毅论 [相关解释]
1.著名的小楷法帖。三国魏夏侯玄文,晋王羲之书。唐褚遂良称其"笔势精妙,备尽楷则",被评为王羲之正书第一。真迹已佚,后世摹本甚多。参阅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卷三,宋程大昌《考古编·黄庭经》。
书判 [相关解释]
1.指书法和文理。《新唐书.选举志下》"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
五里雾 [相关解释]
1.《后汉书.张楷传》"张楷字公超,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后借以形容迷离恍惚的境界。
人宗 [相关解释]
1.众人的楷模。谓受人尊崇的人。
人范 [相关解释]
1.普通人言行的规范。 2.众人的楷模。
今体 [相关解释]
1.文章﹑诗歌﹑书法都有今体,以别于古体。(1)指骈俪文体。《梁书.庚肩吾传》"远则扬﹑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而观其遣辞用心,子不相似。若以今文为是,则古文为非;若昔贤可称,则今体宜弃。"《旧唐书.李商隐传》"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十章二"所谓'今体',就是指的四六骈文。"(2)指唐代的律诗。参见"今体诗"。(3)指楷书书体。《法书要录》卷三引唐虞世南《书旨述》"俯于众美,会滋简易,制成今体,乃穷奥旨。"
今分 [相关解释]
1.楷书的别称。
今隶 [相关解释]
1.楷书的别称。隶书自篆书演化而来,相传为秦程邈所创,称汉隶,又称古隶;楷书自汉隶演化而来,相传为三国魏钟繇所创,称今隶。
仙坛记 [相关解释]
1.唐颜真卿楷书碑《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的省称。
令范 [相关解释]
1.可为楷模的美德。 2.指良好的典范。
仪刑 [相关解释]
1.效法。 2.为法,做楷模。 3.楷模;典范。 4.仪容,风范。
仪型 [相关解释]
1.同"仪刑"。 2.做楷模,做典范。 3.楷模;典范。 4.仪容。
仪形 [相关解释]
1.仪容;形体。 2.谓画其形貌。 3.效法。 4.行法规;做楷模。 5.典范;楷模。
作程 [相关解释]
1.作楷模﹑典范。 2.立法度,做准则。
俊乿 [相关解释]
1.亦作"楷"。 2.才德出众的人。
假名 [相关解释]
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叫片假名,草书叫平假名。
催生符 [相关解释]
1.旧时用以催促妇女分娩的符箓。据清人笔记载,俗传催生符以黄纸调朱砂用净笔写一"车"字,在"车"四周环写"马"字须遍,且须端楷,大小则不拘,烧灰和水饮之,立娩。"马"字成单必男,成双必女。 2.以喻促使某事物问世的契机﹑原因。
元押 [相关解释]
1.亦作"元戳"。 2.指元代的"花押印"。"花押印"系镌刻花写姓名的印章,始于宋。一般没有外框,签押得使人不易摹仿,作为取信的凭记。元代的花押印,其形多为长方,一般上刻楷书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
八体 [相关解释]
1.八种书体。秦代统一文字﹐废除不符合秦文的六国文字﹐定书体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八种﹐谓之"八体"。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汉书·艺文志》有《八体六技》。按﹐大篆﹑小篆﹑虫书﹑隶书是四种字体﹐其余四种是书的用途。楷书出现后所谓的八体﹐即古文﹑大篆﹑小篆﹑隶书﹑飞白﹐八分﹑行书﹑草书。见唐张怀瓘《书断》◇以指书法。 2.指八种文体风格。
八及 [相关解释]
1.东汉士大夫互相标榜﹐称有贤德﹑有影响的八人为"八及"。及﹐谓能引导他人追随众所宗仰之贤人。说有二(1)指张俭﹑岑晊﹑刘表﹑陈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八人。晋陶潜《圣贤群辅录》及宋王应麟《小学绀珠》有范滂﹐无翟超。(2)指朱楷﹑田盘﹑疏耽﹑薛敦﹑宋布﹑唐龙﹑嬴咨﹑宣褒八人。并见《后汉书.党锢传序》。
冉季 [相关解释]
1.春秋时冉求和仲由的合称。冉求,字子有,亦称冉有。仲由,字季路,一字子路。二人皆孔子弟子,长于政事。古代认为他们是为政者的楷模。
写顺朱儿 [相关解释]
1.初学儿童在印好的红色楷字上描摹习字,谓之"写顺朱儿"。又称描红。
准式 [相关解释]
1.标准;楷模。 2.依照准则或样式。
击钵催诗 [相关解释]
1.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常于夜间邀集才人学士饮酒赋诗﹐刻烛限时﹐规定烛燃一寸﹐诗成四韵。萧文琰认为这并非难事﹐乃与丘令楷﹑江洪二人改为击铜钵催诗﹐要求钵声一止﹐诗即吟成。见《南史.王僧孺传》◇以"击钵催诗"指限时成诗﹐亦以喻诗才敏捷。
则刀 [相关解释]
1.汉字偏旁之一的名称。亦称立刀。楷书形状为"刂",如"削"﹑"刮"等字右边的部分。
古隶 [相关解释]
1.秦汉隶书。与三国后盛行的今隶(楷书)对称。
周任 [相关解释]
1.周时大夫。一说为古之良史。其人正直无私,疾恶务去。《左传.昭公五年》"周任有言曰'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又《隐公六年》"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杜预注"周任,周大夫。"杨伯峻注引马融《论语注》"周任,古之良史。"后世为官从政者多服膺其言,以其人为楷模。
四裴 [相关解释]
1.南朝梁裴黎﹑裴子野﹑裴楷﹑裴绰兄弟四人的合称。
型坊 [相关解释]
1.犹典范,楷模。
士则 [相关解释]
1.士大夫的楷模﹑榜样。
壸彝 [相关解释]
1.妇女的楷模﹑仪范。
奉为楷模 [相关解释]
1.尊奉为准则和模范。
女宗 [相关解释]
1.女子的楷模。
女师 [相关解释]
1.古代掌管教养贵族女子的女教师。 2.女子的楷模。 3.尼姑。
如堕五里雾中 [相关解释]
1.《后汉书·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后用"如堕五里雾中"比喻模凝糊,摸不着头脑或认不清方向。
妙楷 [相关解释]
1.见"妙楷台"。
妙楷台 [相关解释]
1.隋炀帝聚藏古书家墨迹之台,建在东都观文殿后。
姜孟 [相关解释]
1.敬姜和孟母的并称。一为春秋时鲁大夫公父歜之母,一为孟轲之母。敬姜屡次匡正儿子的过失,孟母为教子曾三迁,断机。二人事见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世奉为母教的楷模。
字体 [相关解释]
①文字的结构形式。如汉字的字体有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②书法的流派或风格特点。如颜体、柳体等。
学雾 [相关解释]
1.后汉张楷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隐居弘农山中,学者随之,所居成市。事见《后汉书·张楷传》◇以"学雾"指学习道术。
宗正 [相关解释]
1.官名。掌管王室亲族的事务『魏以后,皆由皇族担任。 2.尊崇,宗仰。 3.表率,楷范。 4.复姓。唐有殿中少监宗正辩。见《通志.氏族四》。
寸楷 [相关解释]
1.约如方寸大小的楷体字。
小楷 [相关解释]
1.楷体小字。三国魏锺繇等所创。
工楷 [相关解释]
工整的楷书。
师楷 [相关解释]
1.楷模。
干策 [相关解释]
1.推演《干》卦六爻所得的蓍草茎数。《干》爻皆为老阳,其数为九,故每爻九揲,每揲四策,共得二百十六策,干策与坤策相配,总为三百六十策,以象天地循环一年的日数。 2.泛指《易》卦中每一阳爻的蓍草茎数。参阅明何楷《古周易订诂》卷十一。
庙堂碑 [相关解释]
1.即《孔子庙堂碑》。立于唐贞观初,虞世南撰并书,记述唐武德九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孙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葺孔庙等事,书法俊朗圆腴,内刚外柔,为唐楷典范作品之一。不久碑随庙毁。武后长安三年重刻,相王李旦篆额,冠以"大周"二字,大中四年琢去,后佚。宋初王彦超重刻,今存西安碑林,俗称"西庙堂碑"。山东城武亦存一石,元刻,称"东庙堂碑"。东瘦西肥,字亦互有出入。参阅《金石粹编》卷四一。
式范 [相关解释]
1.模范﹐楷模。亦谓作楷模﹐示范。
描朱 [相关解释]
1.亦称"描红"。 2.谓儿童初学毛笔字时,在一种印有红色楷字的习字纸上摹写。 3.比喻模仿。
摹楷 [相关解释]
1.犹楷模。
时范 [相关解释]
1.当时的楷模。
朵云 [相关解释]
1.《新唐书.韦陟传》"常以五采笺为书记,使侍妾主之,以裁答,受意而已,皆有楷法。陟唯署名,自谓所书'陟'字若五朵云。时人慕之,号郇公五云体。"后遂以"朵云"为对别人书信的敬称。
极轨 [相关解释]
1.最高的法式﹑楷模。
柳公权(778-865) [相关解释]
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元和进士,官至太子少师。工楷书,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书法骨力劲健,结构紧凑。有碑刻《玄秘塔碑》等存世。
标矩 [相关解释]
1.楷模。
标程 [相关解释]
1.楷模,程式。
梁楷 [相关解释]
南宋画家。祖籍东平(今属山东)。1201-1204年为画院待诏。性疏放,人呼为梁风(疯)子”。擅画人物、佛道、鬼神,创减笔”泼墨画,对后世写意画有较大影响。亦工山水、花鸟。有《泼墨仙人图》等存世。
[相关解释]
1.见"俊乿"。
楷书 [相关解释]
汉字字体的一种,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它是由隶书演变来的。也叫正楷。
楷则 [相关解释]
1.法式,楷模。
楷字 [相关解释]
1.楷书,正楷字。
楷床 [相关解释]
1.黄连木制的床。
楷木 [相关解释]
1.即黄连木。
楷栻 [相关解释]
1.同"楷式"。
楷正 [相关解释]
1.端正,工整。
楷法 [相关解释]
1.典范;法则。 2.犹效法。 3.楷书之法。
楷秀 [相关解释]
1.端正秀丽。
楷篆 [相关解释]
1.指篆书。
楷素 [相关解释]
1.犹楷模。
楷范 [相关解释]
1.典范,模范。
楷隶 [相关解释]
1.指隶书『魏时以隶书为楷法,故称。 2.楷书与隶书。
模则 [相关解释]
1.效法。 2.楷模,准则。
模楷 [相关解释]
1.楷模,榜样。 2.效法,学习。
正体 [相关解释]
1.主体,本体。 2.旧指承宗的嫡长子。 3.犹正统。 4.正统的体式。 5.正楷字。 6.规范的汉字字形。 7.拼音文字的印刷体。
正楷 [相关解释]
也称正书”、真书”、楷书”。字体名。由隶书过渡而来,始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趋于成熟,唐代达到巅峰,迄今通行全国。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为楷模,故称。
沈尹默(1883-1971) [相关解释]
书法家,诗人。原名君默,字中,后改今名,号秋明、匏瓜,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建国后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工楷、行、草书,尤擅行书,清圆秀润中见刚健遒劲。擅诗,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曾发表白话诗。旧体诗词功力亦深。有《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沈尹默诗词集》等。
泼墨仙人图 [相关解释]
中国画。宋代梁楷作。纸本册页。水墨。画面上一位仙人袒胸露腹,身披布衫,曳履独行。人物除面部、胸部细笔勾轮廓外,皆以阔笔泼墨横扫而成,水墨酣畅淋漓,恣肆狂放。造型上额头宽大,五官奇特,诙谐可爱。
洪范 [相关解释]
1.大法;楷模。
淑范 [相关解释]
1.良好的楷模。
渊轨 [相关解释]
1.永久的楷模。
爨宝子碑 [相关解释]
额题《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东晋碑刻。正书。公元405年镌立于建宁(治所在今云南曲靖)。书体在隶、楷之间,朴厚古茂,横划收笔多见波势。
玉律 [相关解释]
1.玉制的标准定音器。相传黄帝时伶伦截竹为筒,以筒之长短分别声音的清浊高下。乐器之音,则依以为准。分阴﹑阳各六,共十二律。古人又以配十二月,用吹灰法,以候气。 2.指管乐器。 3.庄严而不可变更的法令。 4.引申为楷模﹑榜样。
瘦金书 [相关解释]
1.宋徽宗赵佶楷书学唐薛稷﹐笔画瘦硬﹐自称"瘦金书"。
真书 [相关解释]
1.楷书。原是隶书的别称。也称正书。
真字 [相关解释]
1.谓楷书。
真楷 [相关解释]
1.即正楷。
矜式 [相关解释]
1.敬重和取法。 2.犹示范。 3.犹楷模。
石经 [相关解释]
1.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平帝元始元年王莽命甄丰摹古文《易》﹑《书》﹑《诗》﹑《左传》于石,此为石经之始『代以后其文字至今尚可考见者,有(1)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用隶书写成的"熹平石经",亦称"一字石经"。(2)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公元240-248年)中用古文﹑篆﹑隶三体刻石的"正始石经",亦称"三体石经"。(3)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用楷书刻石的"唐开成石经"。(4)后蜀孟昶命毋昭裔督造的楷书"蜀石经",又称"广政石经"。(5)宋仁宗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竣工的"北宋石经"
祝允明(1460-1526) [相关解释]
明代书法家、诗文家。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治举人。官至应天府通判。工诗文,与徐祯卿、文徵明、唐寅并称吴中四才子”。擅书法,小楷近钟繇,尤以草书见长,气势奔放,出神入化。有《怀星堂集》。
立人旁 [相关解释]
1.汉字楷书偏旁"亻"的称呼。
立刀 [相关解释]
1.汉字楷书偏旁"刂"的称呼。
章楷 [相关解释]
1.即正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