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士的的内容。
带有士的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亩宫
[相关解释]
1.《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篷户瓮牖。"后因以"一亩宫"称寒士的简陋居处。
1.《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篷户瓮牖。"后因以"一亩宫"称寒士的简陋居处。
七根火柴
[相关解释]
短篇小说。王愿坚作。1958年发表。长征途中,暴雨倾泻在大草原上。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言毕,安然地闭上了眼睛。那位战友追上队伍,为战士们点燃了篝火,然后将余下的六根火柴和党证交给了指导员。作品细节描写感人,表现了革命战士的高尚品格。
短篇小说。王愿坚作。1958年发表。长征途中,暴雨倾泻在大草原上。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言毕,安然地闭上了眼睛。那位战友追上队伍,为战士们点燃了篝火,然后将余下的六根火柴和党证交给了指导员。作品细节描写感人,表现了革命战士的高尚品格。
上士
[相关解释]
1.道德高尚的人。 2.古代官阶之一。其地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周礼.天官.序官》"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孙诒让正义"凡诸官上士,《王制》谓之元士,又谓之适士,中﹑下士又谓之官师。"《孟子.万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秦以后亦有袭用古制﹐以上士﹑中士﹑下士为官秩者。 3.佛经中对菩萨的称呼。 4.军衔,军士的最高一级。
1.道德高尚的人。 2.古代官阶之一。其地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周礼.天官.序官》"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孙诒让正义"凡诸官上士,《王制》谓之元士,又谓之适士,中﹑下士又谓之官师。"《孟子.万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秦以后亦有袭用古制﹐以上士﹑中士﹑下士为官秩者。 3.佛经中对菩萨的称呼。 4.军衔,军士的最高一级。
上饶市
[相关解释]
在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上游、浙赣铁路线上。1949年始设市。人口316万(1995年)。为江西东北地区物资集散和交通中心之一。茅家岭有上饶集中营旧址,是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关押革命志士的地方。建国后建有烈士纪念碑和陈列馆。
在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上游、浙赣铁路线上。1949年始设市。人口316万(1995年)。为江西东北地区物资集散和交通中心之一。茅家岭有上饶集中营旧址,是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关押革命志士的地方。建国后建有烈士纪念碑和陈列馆。
下士
[相关解释]
1.官名。古代天子﹑诸侯都设有士,分上士﹑中士﹑下士。秦以后亦沿用。 2.今用作军衔﹐为军士的最低一级。 3.才德差的人。
1.官名。古代天子﹑诸侯都设有士,分上士﹑中士﹑下士。秦以后亦沿用。 2.今用作军衔﹐为军士的最低一级。 3.才德差的人。
丛辰
[相关解释]
1.星相术士的迷信说法。以阴阳五行配合岁月日时,附会人事,造出许多吉凶辰名,叫丛辰。
1.星相术士的迷信说法。以阴阳五行配合岁月日时,附会人事,造出许多吉凶辰名,叫丛辰。
两榜进士
[相关解释]
1.即进士。科举时代,谓考取举人的榜为乙榜,考取进士的榜为甲榜,进士名列两榜,故称。
1.即进士。科举时代,谓考取举人的榜为乙榜,考取进士的榜为甲榜,进士名列两榜,故称。
两闱
[相关解释]
1.借指两个宫廷机构。闱,皇宫寝侧的小门。 2.春闱和秋闱的合称。科举时代考试举人﹑进士的场叫闱,进士考试在春天,举人考试在秋天,故称。
1.借指两个宫廷机构。闱,皇宫寝侧的小门。 2.春闱和秋闱的合称。科举时代考试举人﹑进士的场叫闱,进士考试在春天,举人考试在秋天,故称。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相关解释]
简称中美合作所”。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合作建立的特务机关。1943年5月在重庆成立。该机构除在重庆设有庞大的集中营外,还在安徽、湖南、河南、绥远(今属内蒙古)、贵州、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开办训练班,以美国特务为教官,替国民党培训特务,并设置关押、残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监狱或看守所。1946年3月被撤销。
简称中美合作所”。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合作建立的特务机关。1943年5月在重庆成立。该机构除在重庆设有庞大的集中营外,还在安徽、湖南、河南、绥远(今属内蒙古)、贵州、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开办训练班,以美国特务为教官,替国民党培训特务,并设置关押、残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监狱或看守所。1946年3月被撤销。
临日
[相关解释]
1.接近太阳。形容高耸。 2.星相术士的迷信说法。以正月午日﹑二月亥日﹑三月申日﹑四月丑日等为临日﹐宜祭祀﹑上册﹑上表章﹑入学﹑出行﹑上官赴任等。参阅《协纪辨方书.临日》。
1.接近太阳。形容高耸。 2.星相术士的迷信说法。以正月午日﹑二月亥日﹑三月申日﹑四月丑日等为临日﹐宜祭祀﹑上册﹑上表章﹑入学﹑出行﹑上官赴任等。参阅《协纪辨方书.临日》。
乌纳裘
[相关解释]
1.古时道士的一种袍服。
1.古时道士的一种袍服。
乌获
[相关解释]
1.战国时秦之力士。一说可能为更古之力士◇为力士的泛称。
1.战国时秦之力士。一说可能为更古之力士◇为力士的泛称。
九阳巾
[相关解释]
1.道士的冠名。
1.道士的冠名。
书柜
[相关解释]
1.亦作"书匮"。放置书籍的柜子。 2.博洽之士的雅号。
1.亦作"书匮"。放置书籍的柜子。 2.博洽之士的雅号。
书画船
[相关解释]
1.北宋书画家米芾曾任江淮发运,于船上揭牌,称"米家书画船"◇亦以泛称文人学士的游船。
1.北宋书画家米芾曾任江淮发运,于船上揭牌,称"米家书画船"◇亦以泛称文人学士的游船。
买山
[相关解释]
1.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载"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后以"买山"喻贤士的归隐。亦用以形容人的才德之高。
1.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载"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后以"买山"喻贤士的归隐。亦用以形容人的才德之高。
云房
[相关解释]
僧道、隐士的居所叠石构云房|春梦闭云房|云房空见有仙经。
僧道、隐士的居所叠石构云房|春梦闭云房|云房空见有仙经。
享会
[相关解释]
1.犒劳将士的宴会。
1.犒劳将士的宴会。
京解之才
[相关解释]
1.谓有考中举人﹑进士的才能。京,指到京城参加礼部会试和殿试,中者称进士。解,指到省城(包括京城)参加乡试,中者称举人,即取得被解送至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
1.谓有考中举人﹑进士的才能。京,指到京城参加礼部会试和殿试,中者称进士。解,指到省城(包括京城)参加乡试,中者称举人,即取得被解送至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
从军行
[相关解释]
1.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据《乐府广题》,现存最早的歌辞为三国魏左延年所作。自魏晋以迄唐,作此曲者甚多,而以唐李颀﹑王昌龄等所作最为著名。北周王褒的《远征人》﹑南朝陈伏知道的《从军五更转》﹑唐李益的《从军有苦乐行》等,标目小异,而内容略同,都是由《从军行》演化而来的。
1.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据《乐府广题》,现存最早的歌辞为三国魏左延年所作。自魏晋以迄唐,作此曲者甚多,而以唐李颀﹑王昌龄等所作最为著名。北周王褒的《远征人》﹑南朝陈伏知道的《从军五更转》﹑唐李益的《从军有苦乐行》等,标目小异,而内容略同,都是由《从军行》演化而来的。
仗舍
[相关解释]
1.卫士的值宿之所。
1.卫士的值宿之所。
仙人掌
[相关解释]
①双子叶植物,仙人掌科。多浆植物。常丛生,灌木状。茎肥厚多汁,叶退化成刺。花喇叭形、漏斗形或钟形,纯白、黄色或红色。果实大多为浆果,鲜红可爱。有很高观赏价值。原产热带干旱的荒漠地区,中国西南部也有分布。②诗集。公刘作。1980年出版。收诗八十四首。诗作抨击极左”路线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变化,讴歌边防战士的高尚情操。风格严峻,具有较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
①双子叶植物,仙人掌科。多浆植物。常丛生,灌木状。茎肥厚多汁,叶退化成刺。花喇叭形、漏斗形或钟形,纯白、黄色或红色。果实大多为浆果,鲜红可爱。有很高观赏价值。原产热带干旱的荒漠地区,中国西南部也有分布。②诗集。公刘作。1980年出版。收诗八十四首。诗作抨击极左”路线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变化,讴歌边防战士的高尚情操。风格严峻,具有较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
仙僮
[相关解释]
1.亦作"仙童"。 2.仙人前执役的童子。 3.用为对高雅隐士的僮仆的美称。
1.亦作"仙童"。 2.仙人前执役的童子。 3.用为对高雅隐士的僮仆的美称。
仙姑
[相关解释]
1.仙女。 2.对女道士的敬称。 3.旧时对从事下神占卜等迷信活动的妇女的称呼。 4.蝼蛄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蝼蛄》。
1.仙女。 2.对女道士的敬称。 3.旧时对从事下神占卜等迷信活动的妇女的称呼。 4.蝼蛄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蝼蛄》。
仙客
[相关解释]
1.仙人。 2.借称官职清贵或风神超逸之士。 3.对隐者或道士的敬称。 4.指王仙客。唐传奇《无双传》中,王仙客娶外舅之女无双。因亦用为王姓女婿之典。 5.古人对某些特异的动植物,如鹿﹑鹤﹑琼花﹑桂花等,皆有"仙客"之称。
1.仙人。 2.借称官职清贵或风神超逸之士。 3.对隐者或道士的敬称。 4.指王仙客。唐传奇《无双传》中,王仙客娶外舅之女无双。因亦用为王姓女婿之典。 5.古人对某些特异的动植物,如鹿﹑鹤﹑琼花﹑桂花等,皆有"仙客"之称。
仙长
[相关解释]
1.对仙人的尊称。 2.用为对道士的敬称。
1.对仙人的尊称。 2.用为对道士的敬称。
令君香
[相关解释]
1.荀彧在汉末曾守尚书令,人称荀令君,得异香,至人家坐,三日香气不歇。见《太平御览》卷七○三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多以"令君香"指高雅人士的风采。
1.荀彧在汉末曾守尚书令,人称荀令君,得异香,至人家坐,三日香气不歇。见《太平御览》卷七○三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多以"令君香"指高雅人士的风采。
仪卫
[相关解释]
1.仪仗与卫士的统称。
1.仪仗与卫士的统称。
使相
[相关解释]
1.唐代中期凡为宰相者必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称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为使相。宋初因之,以亲王﹑留守﹑节度使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实际上不主政事。如王安石罢相后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即其例。明代官场中用以称以辅臣身分督师者,清代用以称呼兼大学士的总督。
1.唐代中期凡为宰相者必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称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为使相。宋初因之,以亲王﹑留守﹑节度使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实际上不主政事。如王安石罢相后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即其例。明代官场中用以称以辅臣身分督师者,清代用以称呼兼大学士的总督。
侠节
[相关解释]
1.侠士的节操。
1.侠士的节操。
元纁
[相关解释]
1.即玄纁。指黑色的币帛。古代帝王常以玄纁为征聘贤士的贽礼。
1.即玄纁。指黑色的币帛。古代帝王常以玄纁为征聘贤士的贽礼。
先烈
[相关解释]
1.祖先的功业。 2.建有功业的先人。 3.对烈士的尊称。
1.祖先的功业。 2.建有功业的先人。 3.对烈士的尊称。
先辈
[相关解释]
1.依次排列于前者。 2.对前辈的尊称。 3.唐代同时考中进士的人相互敬称先辈。 4.对文人的敬称。
1.依次排列于前者。 2.对前辈的尊称。 3.唐代同时考中进士的人相互敬称先辈。 4.对文人的敬称。
免胄
[相关解释]
1.脱下头盔。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 2.指决死。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免胄入狄师﹐死焉。"
1.脱下头盔。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 2.指决死。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免胄入狄师﹐死焉。"
八士
[相关解释]
1.相传周代八个有才能的人。《论语.微子》"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八士的时代﹐说法不一。《汉书.古今人表》及贾逵谓为文王时人﹐郑玄说是成王时人﹐刘向﹑马融说是宣王时人。并见《论语.微子》宋邢昺疏。清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谓为武王时人。
1.相传周代八个有才能的人。《论语.微子》"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八士的时代﹐说法不一。《汉书.古今人表》及贾逵谓为文王时人﹐郑玄说是成王时人﹐刘向﹑马融说是宣王时人。并见《论语.微子》宋邢昺疏。清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谓为武王时人。
八科
[相关解释]
1.封建时代科举取士的八种科目。唐代取士科目甚多﹐有秀才﹑明经﹑开元礼﹑三传﹑史﹑进士﹑明法﹑书学﹑算学及童子等科。《旧唐书·文苑传中·员半千》"上元初﹐应八科举﹐授武陟尉。"八科﹐即指诸科中的八种。宋初以九经﹑五经﹑开宝通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明法为讲武殿复试八科。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
1.封建时代科举取士的八种科目。唐代取士科目甚多﹐有秀才﹑明经﹑开元礼﹑三传﹑史﹑进士﹑明法﹑书学﹑算学及童子等科。《旧唐书·文苑传中·员半千》"上元初﹐应八科举﹐授武陟尉。"八科﹐即指诸科中的八种。宋初以九经﹑五经﹑开宝通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明法为讲武殿复试八科。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
六一先生
[相关解释]
1.对六一居士的敬称。
1.对六一居士的敬称。
六一老
[相关解释]
1.对六一居士的尊称。
1.对六一居士的尊称。
六科
[相关解释]
1.唐宋时科举取士的六种科目。唐六科为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隋炀帝改置明(经)﹑进(士)二科。国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宋景德天圣时﹐其六科为一﹑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二﹑博达坟典﹐明于教化;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四﹑详明政理﹐可使从政;五﹑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六﹑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绍兴年间﹐又以文章典雅﹑节操方正﹑法理该通﹑节用爱民﹑刚方岂弟﹑智勇绝伦为六科。参阅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六科》。 2.明清官制设有六科给事中﹐简称
1.唐宋时科举取士的六种科目。唐六科为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隋炀帝改置明(经)﹑进(士)二科。国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宋景德天圣时﹐其六科为一﹑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二﹑博达坟典﹐明于教化;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四﹑详明政理﹐可使从政;五﹑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六﹑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绍兴年间﹐又以文章典雅﹑节操方正﹑法理该通﹑节用爱民﹑刚方岂弟﹑智勇绝伦为六科。参阅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六科》。 2.明清官制设有六科给事中﹐简称
兵号
[相关解释]
1.兵士的标志。
1.兵士的标志。
兵子
[相关解释]
1.对兵士的蔑称。
1.对兵士的蔑称。
兵簿
[相关解释]
1.军士的名册。
1.军士的名册。
兵籍
[相关解释]
1.兵士的名籍。
1.兵士的名籍。
内制
[相关解释]
1.唐宋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唐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 2.翰林学士的别称。
1.唐宋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唐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 2.翰林学士的别称。
内相
[相关解释]
1.唐开元二十六年,改翰林供奉为学士,专掌内命,参裁朝廷大议,人称"内相"。《旧唐书.陆贽传》"及出居艰阻之中﹐虽有宰臣﹐而谋猷参决﹐多出于贽﹐故当时目为'内相'。"后以"内相"为翰林学士的别称。 2.指宫中太监。
1.唐开元二十六年,改翰林供奉为学士,专掌内命,参裁朝廷大议,人称"内相"。《旧唐书.陆贽传》"及出居艰阻之中﹐虽有宰臣﹐而谋猷参决﹐多出于贽﹐故当时目为'内相'。"后以"内相"为翰林学士的别称。 2.指宫中太监。
军甲
[相关解释]
1.军士的武装。亦泛指武器﹑军备。
1.军士的武装。亦泛指武器﹑军备。
出家人
[相关解释]
1.指离开家庭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人。
1.指离开家庭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人。
列士
[相关解释]
1.即元士。古称天子之上士。别于诸侯之士。一说,古时上士﹑中士和下士的统称。 2.有名望的人。 3.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之士。
1.即元士。古称天子之上士。别于诸侯之士。一说,古时上士﹑中士和下士的统称。 2.有名望的人。 3.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之士。
制策
[相关解释]
1.皇帝有事书之于策(竹简)以问臣下,称为"制策"『武帝元光元年诏贤良,各"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董仲舒﹑公孙弘等都先后对策。见《汉书.武帝纪》◇为科举考试所采用,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
1.皇帝有事书之于策(竹简)以问臣下,称为"制策"『武帝元光元年诏贤良,各"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董仲舒﹑公孙弘等都先后对策。见《汉书.武帝纪》◇为科举考试所采用,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
匡壁
[相关解释]
1.谓好学寒士的屋壁。典出汉匡衡凿壁偷光故事。
1.谓好学寒士的屋壁。典出汉匡衡凿壁偷光故事。
医护
[相关解释]
1.治疗护理。 2.医生﹑护士的并称。
1.治疗护理。 2.医生﹑护士的并称。
协揆
[相关解释]
1.清代对协办大学士的称呼。意谓协助百揆(指大学士)管理政务。
1.清代对协办大学士的称呼。意谓协助百揆(指大学士)管理政务。
却敌冠
[相关解释]
1.亦作"却敌冠"。 2.汉代卫士的帽子。
1.亦作"却敌冠"。 2.汉代卫士的帽子。
厅头
[相关解释]
1.守厅军士的头目。
1.守厅军士的头目。
压倒元白
[相关解释]
1.唐宝历间,杨嗣复在新昌里第宅宴客,元稹﹑白居易都在座,赋诗时,刑部侍郎杨汝士的诗最后写成,也最好。元白看后为之失色。当日汝士大醉,回家对子弟说"我今日压倒元白!"事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称作品超越同时代著名作家为"压倒元白"。
1.唐宝历间,杨嗣复在新昌里第宅宴客,元稹﹑白居易都在座,赋诗时,刑部侍郎杨汝士的诗最后写成,也最好。元白看后为之失色。当日汝士大醉,回家对子弟说"我今日压倒元白!"事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称作品超越同时代著名作家为"压倒元白"。
号令
[相关解释]
①军队中用口说或军号等传达命令~三军。②特指战斗时指挥战士的命令发布~。
①军队中用口说或军号等传达命令~三军。②特指战斗时指挥战士的命令发布~。
吉士
[相关解释]
1.犹贤人。 2.男子之美称。 3.古新罗国官名。 4.明清时庶吉士的简称。
1.犹贤人。 2.男子之美称。 3.古新罗国官名。 4.明清时庶吉士的简称。
名士风流
[相关解释]
1.指名士的风度﹑气韵。 2.魏晋文士尚玄学鄙礼法,故后世多以"名士风流"指文人放达潇洒的风貌。
1.指名士的风度﹑气韵。 2.魏晋文士尚玄学鄙礼法,故后世多以"名士风流"指文人放达潇洒的风貌。
名誉博士
[相关解释]
学位的一种。根据学术成就或对国家和社会所作出的贡献而授予的荣誉学位。不进行考试和论文答辩。中国授予名誉博士的条件是国内外卓越的学者或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经学位授予单位提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学位的一种。根据学术成就或对国家和社会所作出的贡献而授予的荣誉学位。不进行考试和论文答辩。中国授予名誉博士的条件是国内外卓越的学者或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经学位授予单位提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周公
[相关解释]
1.西周初期政治家。姓姬名旦,也称叔旦。文王子,武王弟,成王叔。辅武王灭商。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东平武庚﹑管叔﹑蔡叔之叛。继而厘定典章﹑制度,复营洛邑为东都,作为统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于大治◇多作圣贤的典范。参阅《史记.鲁周公世家》。 2.春秋时天子之宰﹑卿士的通称。 3.《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后因以"梦见周公"喻夜梦。或省作"周公"。
1.西周初期政治家。姓姬名旦,也称叔旦。文王子,武王弟,成王叔。辅武王灭商。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东平武庚﹑管叔﹑蔡叔之叛。继而厘定典章﹑制度,复营洛邑为东都,作为统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于大治◇多作圣贤的典范。参阅《史记.鲁周公世家》。 2.春秋时天子之宰﹑卿士的通称。 3.《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后因以"梦见周公"喻夜梦。或省作"周公"。
哀吊
[相关解释]
①哀悼;追悼哀吊烈士的英灵。②怜恤抚慰孤鸿的阵阵哀鸣,仿佛在哀吊自己的飘泊无依。
①哀悼;追悼哀吊烈士的英灵。②怜恤抚慰孤鸿的阵阵哀鸣,仿佛在哀吊自己的飘泊无依。
四科
[相关解释]
1.孔门四种科目。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2.南朝宋东观设置的四门学科。指儒学﹑玄学﹑文学﹑史学。 3.汉代举士的四种科目。 4.指汉代以德行举士的四条标准。 5.唐高宗时举荐人才的四条标准。即孝悌力行﹑经史儒术﹑藻思词锋﹑廉平强直。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四科》。 6.人品四等。即容悦之凡臣﹑社稷之臣﹑天民﹑大人。《孟子.尽心上》"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7.诗文的四种形式。即奏议
1.孔门四种科目。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2.南朝宋东观设置的四门学科。指儒学﹑玄学﹑文学﹑史学。 3.汉代举士的四种科目。 4.指汉代以德行举士的四条标准。 5.唐高宗时举荐人才的四条标准。即孝悌力行﹑经史儒术﹑藻思词锋﹑廉平强直。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四科》。 6.人品四等。即容悦之凡臣﹑社稷之臣﹑天民﹑大人。《孟子.尽心上》"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7.诗文的四种形式。即奏议
四行
[相关解释]
1.指仁﹑义﹑礼﹑智四种德行。 2.指孝﹑忠﹑信﹑悌四种德行。 3.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种德行。亦称四德。 4.即四科『代以德行举士的四条标准。 5.佛教语。指菩提﹑福德﹑智慧﹑羯磨。
1.指仁﹑义﹑礼﹑智四种德行。 2.指孝﹑忠﹑信﹑悌四种德行。 3.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种德行。亦称四德。 4.即四科『代以德行举士的四条标准。 5.佛教语。指菩提﹑福德﹑智慧﹑羯磨。
堂吉诃德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西班牙塞万提斯作于1605-1615年。穷乡绅堂吉诃德读骑士小说入了迷,决定仿效骑士的生活。于是穿上盔甲,骑着一匹瘦马,带着侍从出门行侠。结果闹了许多笑话,吃了无数苦头,直到临终才清醒过来。
长篇小说。西班牙塞万提斯作于1605-1615年。穷乡绅堂吉诃德读骑士小说入了迷,决定仿效骑士的生活。于是穿上盔甲,骑着一匹瘦马,带着侍从出门行侠。结果闹了许多笑话,吃了无数苦头,直到临终才清醒过来。
士的
[相关解释]
1.英语stick的音译。手杖。
1.英语stick的音译。手杖。
外私
[相关解释]
1.古代士对本国大夫的自称。 2.士﹑大夫对他国大夫﹑士的自称。 3.私通外国。
1.古代士对本国大夫的自称。 2.士﹑大夫对他国大夫﹑士的自称。 3.私通外国。
大兵
[相关解释]
1.人数多﹑声势大的军队。 2.大的战争。 3.旧时对兵士的俗称。
1.人数多﹑声势大的军队。 2.大的战争。 3.旧时对兵士的俗称。
大凤
[相关解释]
1.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别称。
1.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别称。
天喜
[相关解释]
1.星相术士的迷信说法﹐日支和月建相合﹐如正月逢戌日﹐二月逢亥日﹐是为吉日﹐谓之天喜。见《协纪辨方书.义例二》。
1.星相术士的迷信说法﹐日支和月建相合﹐如正月逢戌日﹐二月逢亥日﹐是为吉日﹐谓之天喜。见《协纪辨方书.义例二》。
子路
[相关解释]
1.仲由的字。春秋时鲁国卞人,孔子弟子。性情直爽,勇敢,事亲孝闻过则喜,长于政治。曾为季孙氏家臣,后任卫大夫孔悝邑宰,在贵族内讧中被杀害。 2.后作为勇士的代称。 3.熊的别名。
1.仲由的字。春秋时鲁国卞人,孔子弟子。性情直爽,勇敢,事亲孝闻过则喜,长于政治。曾为季孙氏家臣,后任卫大夫孔悝邑宰,在贵族内讧中被杀害。 2.后作为勇士的代称。 3.熊的别名。
孝弟力田
[相关解释]
1.亦作"孝悌力田"。 2.汉代盐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惠帝时,名义上是奖励有孝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者。高后朝置"孝弟力田"官。到文帝时,与"三老"同为郡县中掌教化的乡官。 3.唐代科举选士的科目之一。
1.亦作"孝悌力田"。 2.汉代盐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惠帝时,名义上是奖励有孝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者。高后朝置"孝弟力田"官。到文帝时,与"三老"同为郡县中掌教化的乡官。 3.唐代科举选士的科目之一。
孟嘉落帽
[相关解释]
1.《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温(桓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着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着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后以"孟嘉落帽"形容才子名士的风雅洒脱﹑才思敏捷。
1.《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温(桓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着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着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后以"孟嘉落帽"形容才子名士的风雅洒脱﹑才思敏捷。
密学
[相关解释]
1.枢密直学士的简称。
1.枢密直学士的简称。
将爷
[相关解释]
1.旧时对军官或兵士的尊称。
1.旧时对军官或兵士的尊称。
尊师
[相关解释]
1.尊敬师长;尊敬教师。 2.对老师或他人师傅的敬称。 3.对道士的敬称。
1.尊敬师长;尊敬教师。 2.对老师或他人师傅的敬称。 3.对道士的敬称。
山童
[相关解释]
1.山村儿童。 2.僧道或隐士的侍者。 3.谓山无草木。参见"山童石烂"。
1.山村儿童。 2.僧道或隐士的侍者。 3.谓山无草木。参见"山童石烂"。
山谷臣
[相关解释]
1.隐士的自称。
1.隐士的自称。
岩扉
[相关解释]
1.岩洞的门。 2.借指隐士的住处。
1.岩洞的门。 2.借指隐士的住处。
巾衣
[相关解释]
1.古代士大夫的装束,服之以示敬礼。 2.指文士的服装。
1.古代士大夫的装束,服之以示敬礼。 2.指文士的服装。
平原君
[相关解释]
1.战国赵武灵王子,惠文王弟,名胜,封于平原,故号平原君。相惠文王及孝成王。秦围邯郸,危急,用毛遂计,与楚定纵约,又求救于魏信陵君,使赵转危为安。喜宾客,食客多至数千人,太史公称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泛指尚义重士的在位者。
1.战国赵武灵王子,惠文王弟,名胜,封于平原,故号平原君。相惠文王及孝成王。秦围邯郸,危急,用毛遂计,与楚定纵约,又求救于魏信陵君,使赵转危为安。喜宾客,食客多至数千人,太史公称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泛指尚义重士的在位者。
年青的一代
[相关解释]
话剧剧本。陈耘作于1963年。烈士的后代、老干部的养子林育生于地质学院毕业后不愿到艰苦的岗位上去,为了留在大城市,竟伪造病情证明。最后在烈士父母遗书的感召下,终于迷途知返,立志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
话剧剧本。陈耘作于1963年。烈士的后代、老干部的养子林育生于地质学院毕业后不愿到艰苦的岗位上去,为了留在大城市,竟伪造病情证明。最后在烈士父母遗书的感召下,终于迷途知返,立志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
幽真
[相关解释]
1.幽静纯真的情趣。 2.幽人隐士的画像。
1.幽静纯真的情趣。 2.幽人隐士的画像。
庆士
[相关解释]
1.卿﹑大夫﹑士的泛称。
1.卿﹑大夫﹑士的泛称。
庶常
[相关解释]
1.《书.立政》"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周秉钧易解"庶,众也。常,祥也。吉,善也。庶常吉士﹐言上列各官皆祥善也。"明置庶吉士,取义于此。清因以"庶常"为庶吉士的代称。
1.《书.立政》"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周秉钧易解"庶,众也。常,祥也。吉,善也。庶常吉士﹐言上列各官皆祥善也。"明置庶吉士,取义于此。清因以"庶常"为庶吉士的代称。
征君
[相关解释]
1.征士的尊称。
1.征士的尊称。
慈恩题记
[相关解释]
1.唐代从武则天神龙年间开始,新进士在曲江宴后,即集于慈恩寺塔题名,请同科进士中擅长书法者将金榜诸人姓名写于塔上。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用为考中进士的典故。
1.唐代从武则天神龙年间开始,新进士在曲江宴后,即集于慈恩寺塔题名,请同科进士中擅长书法者将金榜诸人姓名写于塔上。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用为考中进士的典故。
拓羯
[相关解释]
1.唐代西北对卫士﹑战士的称谓。来自伊朗语。
1.唐代西北对卫士﹑战士的称谓。来自伊朗语。
掌院
[相关解释]
1.清代翰林院掌院学士的省称。
1.清代翰林院掌院学士的省称。
排长
[相关解释]
1.部队或民兵中率领一排战士的军官。
1.部队或民兵中率领一排战士的军官。
擎榜
[相关解释]
1.指科举取士的末一名。
1.指科举取士的末一名。
支许
[相关解释]
1.晋高僧支遁和高士许询的并称。两人友善,皆善谈佛经与玄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后以喻僧人和文士的交谊。
1.晋高僧支遁和高士许询的并称。两人友善,皆善谈佛经与玄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后以喻僧人和文士的交谊。
教导队
[相关解释]
轮训初级军官或培训军士的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师两级设有教导队,以轮训连、排干部和培训班长。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战术、技术、政治、文化知识等。
轮训初级军官或培训军士的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师两级设有教导队,以轮训连、排干部和培训班长。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战术、技术、政治、文化知识等。
文柄
[相关解释]
1.考选文士的权柄。 2.评定文章的权威。
1.考选文士的权柄。 2.评定文章的权威。
文衡
[相关解释]
1.旧谓判定文章高下以取士的权力。评文如以秤衡物﹐故云。 2.古代车辕前端雕花的横木。
1.旧谓判定文章高下以取士的权力。评文如以秤衡物﹐故云。 2.古代车辕前端雕花的横木。
新先辈
[相关解释]
1.唐时考中进士者互称先辈。新先辈是对新进士的敬称。
1.唐时考中进士者互称先辈。新先辈是对新进士的敬称。
旌命
[相关解释]
1.表彰征召。 2.招聘贤士的命令;表彰的命令。
1.表彰征召。 2.招聘贤士的命令;表彰的命令。
旌弓
[相关解释]
1.亦作"旍弓"。 2.征聘贤士的旌旗和弓。语本《孟子.万章下》"﹝招﹞大夫以旌。"
1.亦作"旍弓"。 2.征聘贤士的旌旗和弓。语本《孟子.万章下》"﹝招﹞大夫以旌。"
日内瓦大学
[相关解释]
瑞士的大学。1559年创建于日内瓦。设有新教神学、文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法律、心理学和教育学、建筑、自然科学、医学等院系。
瑞士的大学。1559年创建于日内瓦。设有新教神学、文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法律、心理学和教育学、建筑、自然科学、医学等院系。
明字
[相关解释]
1.唐代科举取士的科目名称。主要考试关于书学的知识。参见"明法"。
1.唐代科举取士的科目名称。主要考试关于书学的知识。参见"明法"。
明算
[相关解释]
1.唐代科举取士的科目名称。主要考试关于算学的知识。参见"明法"。
1.唐代科举取士的科目名称。主要考试关于算学的知识。参见"明法"。